。学校在“中国光谷”的诞生与崛起中发挥了核心引领作用,探索了“引进一个人才、创办一家企业、带动一个产业、推动一门学科”的循环发展模式,实现了学科建设和地方产业发展的有机结合。以激光为例,学校激光科研优势带动光谷成为我国最大的激光产业基地,同时,光谷激光产业发展反过来促进了学校激光领域的科研和学科建设,推动学校固体紫外激光器学科研究一举迈入世界前沿水平。学校立足武汉,积极推进校城融合,近五年约20%毕业本科生、35%毕业研究生留汉发展,一批华科校友回汉投资创业,在武汉“双百万”计划(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百万校友资智回汉)实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四)厚植土壤,帮扶体系与双创生态日益完善指导帮扶体系不断健全。学校建立了“教师、导师、讲师”三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推动高水平教师结合课堂教学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研究和实践,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创业项目训练体系中全面实施导师制,邀请国内外各领域专家学者进校园。2016年,担任创新创业课程教学的教师人数超过120人,参与本科生创新创业教育学业和项目指导的校内教师达1875人次。大学生创新创业分阶段、全程化的资金持续帮扶体系初步形成,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各类专项基金1.5亿元,成立资产规模超过30亿元的风险投资基金,形成了学校、政府、企业、社会多方支持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支持模式。创新创业生态充满活力。学校积极组织各类活动,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学校是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源头单位,每年新增各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000余项,参与本科生4000余人次。“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每年吸引学生近2万人次。每年组织和参加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赛事100多个,参与学生5000人次。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实践的学生覆盖率超过70%。学校常年举行科学精神与实践讲座、校友大讲坛、创业大讲堂等18类讲坛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