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的影响较大,存在裂隙、空隙、孔洞等,具有一定的透、含水性;②层、④′层淤泥质粉质粘土,多夹粉土、粉砂薄层或与粉土、粉砂互层,具一定透水性;③层、④层、⑤层均为粉土、粉砂、细砂,具中等透水性,上述各土层共同构成场地潜水含水层。3)地下水位勘察期间对部分钻孔地下水位进行了观测,初见水位为2.3m~3.5m,稳定水位为2.1m~3.3m,根据扬州市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地下水位年变幅最大为2.15m,最小为0.84m,高值一般出现在7~9月汛期,低值多出现在11~12月旱季。降水量的不均衡是影响地下水位的主要因素。据有关水文地质资料分析,场地历史最高地下水位及近3~5年最高地下水位可达地表。2.4工程特点分析及应对措施(1)本工程地下水水量较大、水位较高,约为+2.5m,沉井下沉及底板浇筑过程中为确保工程质量需进行降水施工,但同时部分路段周边分布有较多建筑物,降水施工会使建筑物产生沉降、开裂。相应对策:在降水施工的同时,在建筑物周边设置回灌井及相应水位观测井,回灌井深度及滤水管长度均大于降水井,通过水位观测井,实时监控建筑物土体水位,控制回灌量,确保建筑物土体水位保持原状,保证其稳定性,避免沉降开裂。(2)本工程总体施工顺序为先沉井后拉管,钻头、管道穿越井体时如何保证其导向为本工程的一个重点。①沉井施工完成后及时复测预留孔洞标高及轴线,作为后续钻进的依据。②钻孔入井前预先在井内灌注泥浆保持孔内内外压力,同时在井内浇筑流槽,流槽顶标高同预留孔洞底标高,进行辅助导向,确保钻头、管道顺利穿越井体。(3)根据地质勘查报告可知本工程拉管穿越地层主要为淤泥质粉质粘土,局部为粉砂层,成孔性能较差,易抱钻具及管道,扩孔时易出现走孔现象。相应对策:①对于长距离的施工可分别在导向和扩孔合理配置泥浆,在满足回拖要求时,适当减少清孔次数。②施工中注意结合钻机性能合理配置泥浆,并注意钻机扭矩及回扩清孔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