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观者的眼睛看到了现实中的阿甘,居高临下地看着阿甘开始讲述自己的人生经历,电影犹如一幅长卷展现在观众眼前。从童年,到大学,到越战,到经营公司,最后到园丁,在阿甘的每一段经历中,导演采用了第一人称视角,并在几乎每个故事展开前插有阿甘的一段旁白。阿甘独特的音色、语调、说话的节奏和因为智商不高而使用的简单用语及不规范的句子等无不给影片增加了极大的真实性和亲切感。观众因此不仅能真实地体会到阿甘那简单的快乐和对理想执着的追求,更能体会到他作为弱智者遭受奚落的冷遇和成功后的欣慰和喜悦。这对于该部电影主题的烘托与表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试想,如果此处的第一人称改为第三人称,主人公人生经历的低谷和高潮完全由全知全能的旁观者讲述,那么一切将变得索然无味,影片所着力塑造的那个简单、善良、勇敢的阿甘形象也将大打折扣。 ③总结生命就像那空中白色的羽毛,或迎风搏击,或随风飘荡,或翱翔蓝天,或堕入深渊……影片中的阿甘是传统美德的化身,影片也因此成为了理想化道德的象征。导演高超的叙事技法使故事于传奇中体现平凡,于平凡中蕴含哲理。影片交叉叙事结构和多维叙事视角的综合使用使观众从更深的层次上理解了影片的主题和思想,可以说,该影片叙事手法的成功运用奠定了影片成功的基础。三:构图解析镜号3,公交车从阿甘面前走过,多重空间不是很明显,但是前中后景非常分明。?2.镜号4,女孩坐到椅子的另一边,镜头同样很长,透视效果好。3.镜号5,阿甘看着双腿。阿甘的腿从小就有问题,走路很僵硬,而下面的构图,两只脚做主体,表现的中规中矩。4.镜号7是母亲与医生的谈话,主要交代诊所的环境5.镜号8,交代的是一个环境。而这个环境在之后的影片中也会出现6.镜号15.母亲看着路人。前后关系特别明显7.镜号17,展现了房子树围栏和人变化的过程,说明镜头没有变化。镜号22,阿甘静静地坐在门口,听着母亲与校长的谈话,9.一个镜头构造出两个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