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冤枉他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是慈禧太后叫他去签的,换句话来说,是慈禧太后要签订《马关条约》,李鸿章只是替慈禧太后背了黑锅。这并不是李鸿章个人的过失,而是整个大清朝已走向没落。慈禧太后大权独揽,她说要签,谁都为之奈何。那时候就是孙中山去了,也得签。日本人只给他说三个字的权力,签,不签。李鸿章知道自己的任务,但他依然咬牙说不签,日本人大怒,拿枪用枪托打在李鸿章的头上,李鸿章的脑袋登时冒出血,他面无惧色,仍然说不签。对不怕死的人谁最没辙的,日本人面对这样视死如归的人,敬佩之余也十分无奈,不能让李鸿章妥协,只能向慈禧太后施压,慈禧太后闻言,连忙给李鸿章传话:这约得签,不管日本人说什么,能换和平就好。 《李鸿章以马关条约为耻》最终,李鸿章因为中国内部的压力,放下国尊,妥协了。 其实真正卖国的是慈禧太后,她才是议和卖国的总后台,而李鸿章只是替她背负了千古骂名,这实在令人惋惜。 李鸿章视《马关条约》为终生耻辱,发誓从此不再踏入日本半步。他73岁访美回国时,所乘坐的“华盛顿”号巨轮途经日本横滨。需要换船返程,因有“马关议约之恨,誓终身不履日地”誓言在先,他拒不登岸。随从无奈,只得搭起了一块跳板,他不顾掉到海里的危险,费力登上返程的轮船。《李鸿章逝世》李鸿章一生有勇有谋,敢作敢当,是晚清的顶梁柱,只可惜帝国黄昏,孤臣一哭,大树飘零,有心杀贼,无力回天。难怪梁启超后来说:“吾敬李之才,惜李之识,而悲李之遇。”李鸿章去世之时,等到身边的人对他说,未了之事,吾辈可了时,他才带着无尽的遗憾离开人世。11月8日出版的英国《泰晤士报》,用了足足两个整版的篇幅,详细介绍了李鸿章的生平。美国驻华使馆降半旗表示致哀。慈禧太后和光绪帝听闻此消息均哭出了声,赐北京建祠。清代汉人官员北京建祠者,仅李鸿章一人。所以最终,对于李鸿章这位命运不济的爱国人士,我是表示遗憾与钦佩的。我的演讲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