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2019扶贫干部张渠伟先进事迹材料

上传者:塑料瓶子 |  格式:docx  |  页数:6 |  大小:16KB

文档介绍
渠县水口乡的汉亭农业基地,业主王超说,是张渠伟的诚心和执着打动了他,才让他萌发了在渠县创业的信心和决心。当初,为让退役军人王超返乡创业,助力脱贫攻坚,张渠伟自费上福建厦门、下广州深圳,多次追踪商谈。最终,王超先后在中滩、水口、丰乐、卷硐等乡镇建起了4个老兵创业扶贫基地,吸纳29名退役军人成立了“老兵创业扶贫之家”和“渠县退役军人综合党委汉亭农业联合支部”。发展至今,汉亭农业已种植水果1万余亩,带动农户3000余户(其中贫困312户806人),人均增收1200元以上。走进渠县宋家乡硕源果业基地,一眼望去,桃树、李树、柑桔树分区布局,一望无际。业主罗庆全说,硕源果业在渠县已发展各种果林近2万亩,多亏了张局长这个“红娘”。为引进硕源果业,张渠伟多次到贵州“登门拜访”,数次陪罗庆全到渠县实地考察,帮助规划产业、流转土地……面对渠县脱贫任务量大面宽、艰巨复杂,张渠伟说,群众要脱贫,产业是关键。为让产业覆盖所有贫困村,他建议发挥在外渠商的资源优势、人际优势、信息优势,打“亲情牌”“老乡牌”,引导他们回乡创业、为家乡招商引资牵线搭桥。通过张渠伟的不懈努力,已有2000余名乡友回乡创业,投资项目140个,带动12亿元工商资本进农村,建成特色种植基地16.8万亩,建立乡村“扶贫车间”30个,带动12500名贫困户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此外,为调动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张渠伟还策划开展了“六个一”爱心扶贫活动。目前,全县认捐认助社会扶贫资金7.2亿元,修路333公里,建桥18座,建山坪塘206口,建房137座,发展种植业9.1万亩、养殖业34.5万只(头),资助孩子1746个。在张渠伟看来,要在短短5年完成脱贫,除了发展产业,还必须建立健全机制,探索创新模式。“九比九看”现场比拼、铁军扶贫、扶贫车间进农村、易地搬迁“五个三”等渠县经验,不仅成为渠县脱贫摘帽的“加速器”,还被全国各地复制推广。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