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MCT的SeaGen发电装置图2009年11月,由爱尔兰一家名为OpenHydro公司研制的针对水下使用的Open-Centre商业水轮机机型安装于爱尔兰樊迪湾。该装置结构简单,可提供稳定的电流[13]。我国同样是全球最早研究海/潮流发电的国家。1958年大跃进期间,广东顺德县水电局利用转子直径为0.6m,长4.5m的水轮机,在流速为1m/s及以上海流下发电,并实验成功[14]。1978年,浙江舟山的何世均制造了一个采用轮叶式的发电装置,并试验成功可输出6.3kW功率。1982年,哈尔滨工程大学开始研究海/潮流能理论与技术,并在1984年实现60W模型的实验室尝试[15]。2002年3月在浙江舟山岱山县的水道上建成了中国第一座漂流式的具有70kW功率的名为“万向I”的海/潮流能实验电站[16]。2005年12月,同样在岱山县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坐海底固定立轴式海/潮流能实验电站“万向II”。“十五”期间,东北师范大学于2005年开发了2kW的水平轴式装置,中国海洋大学于2008年开发了5kW功率的柔性叶片的立轴式装置,浙江大学分别于2005年和2009年研发5kW和25kW的水平轴式发电装置[17]。海流能发电除用于大型的发电场合外,还可用于为水下仪器设备进行能源补充。目前真正应用于设备的能源补充还很少。在小型海流发电装置的探索上,国外主要有英国、俄罗斯等国家。国内主要是东北师范大学的张雪明教授研发的坐底式潮流发电机,但其在体积与重量上存在不足[18]。中国重工七一零所根据坐底式潮流发电机思路,针对水下锚泊监测系统提出在同一锚泊系统不同高度放置多个海流发电装置以减小系统体积。此外,天津大学李鸿琦教授[19]针对水下仪器能源补充完成了小型海流发电装置的转轮部分设计及实验。1.2.2CTD研究现状CT测量技术主要测量海水的电导率和温度两个基本参数,而CTD常用于测量两者及深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