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如何理解这些话?作者为什么一再强调?明确:3次提到(注意3次的语境不同,意义也不同)。(1)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虽然于死者毫不相干,但在生者,却大抵只能如此而已——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忘却的救世主快要降临了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第一句是有必要悼念烈士; 第二句是有必要揭露这一场暴行; 第三句是有必要在人们快遗忘的时候来总结教训意义。这句话三次出现,实际上是强调了作者写作目的有三:①悲痛的悼念②愤怒的揭露③沉痛的总结。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 思考:“无话可说”为何反复出现?这“说的无言”是否与前面“写的必要”及文中另一句“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相矛盾? “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因为“我已经出离愤怒了”——这是为什么至今还“没有”写出的原因。“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而反动派的“下劣凶残”却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之外,这怎不令人“出离愤怒”,更何况反动文人的论调?“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四十多个青年的血”已经“使我艰于呼吸视听”,又怎么能说出话来呢?可见“实在无话可说”,是愤懑之极的言词。鲁迅说:我们对这件事不能保持沉默。事实上,在“三•一八”惨案后的八天中,鲁迅写了四篇抨击反动当局、哀悼烈士,本文是惨案发生两星期写的。不是无情物,透过这几句看似矛盾又反复出现的话,我们可以发现这篇中潜藏着作者的感情:即“悲”与“愤”。(归纳:写作原因有5点:程君要求+此处3点+总结经验教训) 4、讨论:开头写缘由是常见的思路,但作者在此反复说缘由又有何作用呢? 明确:写出了各方力量的反应——正面:在纪念并没有被吓怕而屈服;反动派:诬蔑;市民:忘记淡薄。将各方面的反应都呈现出来,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同时也表达了我对敌人的愤恨和对同志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