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确保空气质量稳步提升,PM2.5浓度控制在42微克/立方米左右,重污染天气明显减少。持续推进涉固废(危废)企业规范化创建、危废处置单位验收监管、固废出入口标准化建设以及污染场地排查治理等工作,确保土壤环境安全。Р(三)强化环境管理。加大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工作力度,建立健全事中事后监管机制,坚持实施环境容量总量控制制度,严把项目准入关。围绕环保优化经济发展的理念,通过优化服务,助推经济转型升级,力争建设项目“三同时”和环评执行率达到100%。强化环评服务机构信用评价考核工作,加强环评质量,降低中介收费,提升服务对象满意度。Р(四)强化监督执法。加强重点污染源日常执法监察,按时完成双随机抽查工作。大力开展各类环境专项执法行动,完善环保公安联动执法机制,及时移交环境违法案件,对环境违法行为“零容忍”,对环境违法企业实施“黑名单”制度。切实加强与公检法部门的工作对接和协调机制,积极通过案件移交、立案监督、申请强制等多种手段,多措并举解决环境违法案件执行难的“短板”。Р(五)强化能力建设。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知识培训,主动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切实提升能力、凝聚合力,着力打造一支叫得应、顶得上、打得赢的“狮子型”环保铁军。加快推进“智慧环保”项目,保质保量完成平台建设和系统开发等工作,稳步推进重点污染源企业在线监测监控安装联网工程,实现污染源全过程监管、全时段监测和全方位监控,不断提升环保工作科学性、精准性和实效性。Р(六)强化宣传教育。紧紧围绕环保中心工作,以绿色发展为契机,以环保法律法规宣传为重点,在报纸、杂志、电视等媒体上刊登报道工作亮点、典型案例曝光等内容,不断增强群众环保意识,提升公众对环保工作的知晓率、参与率、满意率。加强对重点污染企业负责人和相关责任人的培训教育,明确污染物的处理要求、突发事件的应对方法以及违法犯罪的法律责任等,不断提高企业环境保护意识和环保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