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外按压,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本章就近年来心肺复苏机的国内外使用现状综述。Р2.1 心肺复苏的发展概况Р美国心脏协会(AHA)于 1974 年开始制定了美国的心肺复苏指南,并于 1980、 1986、1992 年多次修订再版。2000 年 2 月,AHA 主持召开了国际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专题会议,并于 2000 年 8 月在美国《循环》杂志颁布了国际心肺复Р苏 2000 指南。经过 5 年使用后,2005 年元月国际复苏理事会再次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的达拉斯召开《指南》修订会议,修订后的国际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新指南已于 2005 年 11 月再次发表在《循环》杂志。Р现代心肺复苏经过近 40 多年的发展,CPR 的操作步骤已经形成了国际通用Р的九步法,即按英文词前字母顺序缩写而排列为:A:airway 开放气道;B:breathing 人工呼吸;C:circulation 人工循环;D:drug 药物治疗或 defibrillation(除颤);E: ECG 心电监护;F:fibrillation 纤颤;G:gauge 估价分析;H:hypothermia 低温保护脑;I:Intensive care unit 重症监护。纵观心肺复苏指南的不断变化改进,其越来越强调了有效胸外心脏按压在复苏中的重要地位,而且按压/通气比值也逐渐由 5:1 变为 15:2,30:2[3],保证了胸外按压的连续性和有效性,使血流持续流经肺脏,配合人工通气使氧合血供应大脑和重要器官,直至自主循环恢复。Р胸外心脏按压时,血流的产生主要有“心泵”和“胸泵”两种机制。心脏泵机制学说认为:在对胸腔挤压时,位于胸骨与脊柱之间的心脏被挤压,Р并推动血液向前流动。而当胸腔挤压解除时,心室恢复舒张状态,产生吸引作用, 使血液回流,充盈心脏。Р胸腔泵机制学说认为:在对胸腔按压时,心脏仅是一个被动的管道。挤压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