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卫城油田卫81块沙河街组四段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与沉积相分析-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论文

上传者:你的雨天 |  格式:docx  |  页数:88 |  大小:4008KB

文档介绍
图 2 幅。Р0.6 主要创新点Р(1)在区域地质背景分析的基础上,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多级次基准面旋回的理论方法,结合岩心、测井等资料,将研究区沙四段划分出 1 个长期基准面旋回、5 个中期基准面旋回和 18 个短期基准面旋回,建立了高分辨率等时层序地层对比格架。Р(2)利用研究区的录井资料,对岩性及泥岩色值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明确了卫 81 块沙四段时期的沉积环境和水体变化特征。从整体上看,卫城油田卫Р81 块沙四段沉积环境从氧化环境逐渐转变为还原环境,泥岩颜色自下而上逐渐由紫红色、红棕色变为灰色、灰黑色,且岩性也由粗变细。Р(3)以岩心观察、描述及测井、录井等资料为基础,在沉积环境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典型相模式、测井相模式等研究手段,明确卫 81 块沙四段的砂体分布和沉积相分布特征,进一步明确该区的沉积体系,建立沉积模式。研究认为该区在沙四段早期,湖盆水体整体较浅,古气候炎热干燥,物源水系流量消减,在研究区内形成了末端扇沉积;随着凹陷的裂陷加深,湖盆水体整体扩张,中央隆起带初具雏形,研究区内形成了滨浅湖环境,并发育了滩坝砂体。Р1 地质背景Р1.1 区域地质概况Р东濮凹陷地理位置处于我国中原地区,横跨豫东、鲁西南之沿黄河两岸的二省九个市县。东濮凹陷属于华北地台渤海湾含油气盆地南缘临清坳陷的一部分, 以太古界的结晶变质岩为基底[24-25],是一个受新生代地壳水平应力作用影响而逐渐裂解断陷而成的双断式箕状盆地。东濮凹陷东邻鲁西隆起,之间以兰聊断裂为界,西侧以五星集、长垣等断裂为界与内黄隆起相接,南以封丘北断层为界与兰考凸起相邻,北接莘县凹陷,以马陵断层为界,总体呈北北东向,长约 140km, 南部较宽而北部较窄,面积约 5300km2[26-28]。Р图 1-1 东濮凹陷构造区划图(据中原油田采油三厂)Р东濮凹陷早期表现为箕状东断西超、晚期逐渐演变为双断式凹陷,其形成与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