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沉积作业

上传者:相惜 |  格式:docx  |  页数:3 |  大小:714KB

文档介绍
向不断向前延伸,最终在深水斜坡处或凹槽处沉积下来Р,形成滑塌浊流沉积体。在研究区西侧和西南部边缘多发育此类成因模式的浊积岩,近岸的陡坡明显控制了它们的分布。Р图2 滑塌型浊流成因模式Р2.3 浊流的形成和发育条件Р从上述模式可见,研究区浊积岩的形成和发育具备以下因素:Р(1) 古地理、古气候因素: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世气候属干旱或半干旱类型,盆地沉积区与西缘老山物源区存在较大高差,母岩的风化剥蚀作用较强,物源供应充足,有利于与湖水存在密度差的季节性洪水的产生,从而形成浊流。Р(2) 古湖平面变化因素: 足够的水深是湖相浊流沉积形成以及后期避免冲刷破坏的必要条件。浊流沉积在水动的环境中通常会被改造甚至遭受破坏,因此发育及保存浊流沉积的条件是静水环境,一般是在深水中。研究区浊流主要集中在湖泛期的长8 和长7 两段,长6 较少。长8 和长7 期湖平面较高,深湖相和半深湖相面积不断扩大,在近岸陡坡带甚至也形成了具深水环境的局部洼陷,为浊流的发Р育和保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Р(3) 突发性事件因素: 洪水及可能的风暴等阵发性触发机制与间接诱发的沉积物滑塌是研究区浊流形成的主要原因。除洪水引发的浊流直接进入湖盆外,其余多为湖盆边缘斜坡带沉积物积累到一定厚度,再经这些突发事件引起沉积物的滑动或滑塌。Р(4) 古湖盆底床形态因素: 一定的湖盆底床坡度可以造成沉积物不稳定,从而易被触发向下作块体滑动。而底床的微地貌形态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浊积岩的分布、结构特征及后期的沉积演化过程,本区滑塌浊积体岩性上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就是受其控制的结果。Р参考文献Р1.卢龙飞等人,2006,鄂尔多斯盆地西峰油田三叠系延长组浊流沉积及成因模式,地球科学报27卷4期:303-309Р2.李顺明,2005,低密度浊流的沉积成因及控制因素,油气地质与采收率,12卷4期Р3.夏邦栋,普通地质学,北京,地质出版社,1995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