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古建营造论文-从明十三陵和胡夫金字塔看中西建筑形式差异的技术原因

上传者:hnxzy51 |  格式:docx  |  页数:5 |  大小:285KB

文档介绍
十三陵的木构建筑中,斗栱的应用体现了卓越的东方的木构建筑技术。斗栱依靠的只是木构件之间的相互咬合,也没有用其他粘着物及铆钉。我们发现,东方与西方陵墓在表达材料的单一性上达成了共识,即使是部件与部件的连接处都处理地很纯粹。Р金字塔的外形是一个简单的几何形体,但它其中所蕴含的数字不能不让人惊叹。胡夫金字塔底角是51°51′,从而发现每壁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其高度的平方。另外,塔高与塔基周长的比就是地球半径与周长之比,因而,用塔高来除底边的2倍,即可求得圆周率。金字塔呈现的这些数字绝不是偶然的,它证明了古埃及人已经知道地球是圆形的,还知道地球半径与周长之比。从这个角度来看,金字塔不仅仅是一个帝王陵墓,它也是当时人们对世界认知的一种体现。这些数字的准确运用离不开精密的测量工作。从金字塔的精准数字我们能看出当时的测量水平已经达到了一定的程度。科学家们对金字塔在定位上的误差进行分析,揭示出古埃及人使用的定位方法,他们是利用视野范围内天极附近一对垂直对齐的恒星来定位的。与金字塔简单的形体相比,明十三陵的建筑形制虽然多种多样,但依然有着和谐与统一。模数制的运用使得明十三陵中的建筑不仅有着明确的等级的区分,也使它们有章可循,不会显得过于繁杂。Р即使如今的科学技术很发达,但有关金字塔和明十三陵我们还有许多谜团没有解开。不同的时间与空间产生了不同的建造技术,不同的建造技术又产生了不同的建筑形式,但在这些不同中又蕴含着一些亘古不变的真理,Р统一着变换的时空,使不同的建筑形式往往会表达一些相同的建筑思想。Р参考文献:Р[1] 胡汉生:《明十三陵》,大象出版社 2004年01月第1版Р[2] 昨夜清风:《至尊风水:帝王阴宅之谜》,团结出版社 2008年10月Р[3] 程永福:《金字塔之谜新探》,新疆人民出版社 2002年06月第1版 Р[4] 吴德成:《金字塔之迷》,世界知识出版社 1985年03月第1版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