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有的侵蚀方式,对管道来说也是最具有威胁力的三种破坏方式。重力侵蚀的主要方式有滑坡、滑塌和崩塌等,若管道所敷设的斜坡发生上述灾害现象,土体会推动管道向地势低的方向移动,管道极易破坏。由于湿陷性黄土地区管道水工的保护的特殊性和区域性,在施工中一定要根据实际地形情况,因地制宜,并考虑管沟开挖后地形情况的改变,选取适宜和有效的线路构筑物。以下提出了黄土地区典型危险段的治理措施,供施工参考: 黄土湿陷性的治理: 管沟的回填:回填土应分层夯实,在管道上方 0.5m 以下应仔细回填,并在管道两侧对称地同时进行,防止管道产生位移和断裂,压实系数不低于 0.93 。其它部位回填土的压实系数不小于 0.9 。回填料可选用黄土、其它粘性土和灰土(体积比 3:7 或 2:8 ), 在最优含水量状态下,分层(以 30cm 一层为宜)夯实至设计标高。 10 沟底地基湿陷性消除:沟底设置 30cm 厚的灰土垫层,压实系数不小于 0.94 。黄土微地貌的治理: 黄土微地貌形态是指发育初期的黄土喋形洼地、黄土陷穴、盲沟、出水口、黄土井、黄土桥、水涮窝、潜蚀沟等地貌,以及罕见的黄土墙、黄土柱这些发肓晚期的地貌。治理措施具体有以下几种: 导:设置挡水墙、截排水沟,将汇水排离危险区; 堵:采用灰土夯实,堵塞黄土喋形洼地,黄土陷穴、盲沟的进、出水口; 填:采用经夯实处理的黄土、灰土,堵塞规模较大的黄土洞穴、天生桥等易崩塌的危险段; 管线深埋:将管线埋入相对稳定的隔水层,可以有效地减缓地表径流的冲刷; 阻水墙:在管线遭受水力冲刷的上流位置,设置阻水墙使阻雨水就地下渗可以大大减缓水力对管道的破土,也可利用管沟自身位置设计阻水墙,可采取浆砌石或夯实灰土的方法。 3.1.3 黄土冲沟的治理管道线路附近冲沟的治理:对于管道中心距冲沟头较近( 5m 左右),填方量不大的小型冲沟采取修筑挡土墙,灰土回填的措施。如下图; 挡土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