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第3讲固体废物及其污染控制 (2)

上传者:徐小白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114KB

文档介绍
利于填埋场施工和其它配套建筑设施的布置。不宜选址在地形坡度起伏变化大的地方和低洼汇水处。原则上地形的自然坡度不应大于 5%, 场地内有利地形范围应满足使用年限内可预测的固体废物产生量,应有足够的可填埋作业的容积,并留有余地。应利用现有自然地形空间,将场地施工土方量减至最小。作为防渗层使用的粘土密封层材料和作为排水层的滤料材料因用量大,为了节省投资, 应尽量就地取材,并应有充足的可采量的质量来保证填埋场的施工要求。填埋场选址必须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在许多地方, 冬天将会影响进出填埋场的道路条件; 潮湿气候可能使我们必须分隔使用填埋场区; 对于结冻比较严重的地区, 填埋场覆盖层物质必须贮备充足以便在不能挖掘的气候条件下使用;风的强度和风向也必须充分考虑,为了避免风把废碎物吹起, 必须建立挡风设施。填埋场场址的选择应考虑在温和季节的主导风向。所选场地必须在 100 年一遇的地表水域的洪水标高泛滥区、或历史最大洪泛区、或是应在可预见的未来( 长远规划中) 建设水库或人工蓄水淹没和保护区之外。填埋场新场址的选择必须考虑其位置应该在湖泊、河流、河弯的地表径流区。最佳的填埋场场址位置是在封闭的流域区内, 这对地下水资源造成危害的风险最小。填埋场的场地必须是位于饮用水保护区、水体和洪水区之外。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场址应选在渗透性弱的松散岩层或坚硬岩层的基础上, 天然地层的渗透性系数最好能达到 K<10-8 m/s 以下,并具有一定厚度。 33 场地基础岩性应对有害物质的运移、扩散有一定的阻滞能力。场地基础的岩性最好为粘性土、砂质粘土以及页岩、粘土岩或致密的火成岩。场地应避开断层活动带、构造破坏带、褶皱变化带、地震活动带、石灰岩溶洞发育带、废弃矿区或坍陷区、含矿带或矿产分布区, 以及地表为强透水层的河谷区或其他沟谷分布区。对于危险废物可能需要进行固化、稳定处理,对填埋场则需要做严格的防渗构造。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