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林散之书法作品欣赏黄宾虹书法作品欣赏

上传者:徐小白 |  格式:docx  |  页数:4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临帖,先以拷贝纸细摹数遍,数十遍,体味每一处技法。“至细至微”之处更当揣摩,细处更是古人用笔之精妙处,到处皆当用心领略。再临,以求笔法和形合。临摹也要体会一种书写的过程。再放大写。放大稍难,然而以此可以加强对用笔力和空间的把握。大字自有其用笔系统,以此也可以找出自己书写之局限性。写大字,人多用笔粗疏。但通过写大字,技法水平、空间构造、笔力强弱、谋篇布局之能力,皆可从中有所收获。РРР  初时临帖,先取一家,竭力进一步。唯其进一步方可见古人之精妙处。体古人之笔,会古人之意。不管用笔、字法、章法,皆合此一家。“竭力专精”以求纯正。纯正进一步,方有体会,方有感悟。有此基本,再泛开来,然而“眼可多看,心不可花”。Р  写字,当有足够的时间。若每日写半小时,还没有写出感觉,又停了。若写时,应当有三小时以上。我的教师有一次说:“写字,要闲。闲的没事可做,只有写字就好。要想闲,何其难也!若尽心于书,也可做到。Р  一日想,历来之人们,皆以“创新”立于世而千古不倒。八大山人,石涛、黄宾虹、林散之皆如此。“学古而不泥古”“化古为新”“化为已用”。看来简朴,用来则受益终身,对自己学书最有用的无非就那么几句话。如果能找到,则是很幸运了。Р  临帖也需要有目的:学古人之法,会古人之意,如何学?如何化为已用?如何从中找到自己的坐标。我觉得应当在写的过程中慢慢去找。Р  字法,为书写之重。我曾作过比较,唐此前、唐后来的字法大不同样。唐此前受楷书规范的影响小。字的造型生趣自然。宋后来楷书的意识太强,可以说深刻影响了行草书的创作和审美。我觉得“古法”既涉及笔法,也应当涉及字法。Р  记背字法,为书家之必修课。也就是“背字”。诸多人临帖不错而创作很难,究其因素,就是心里没有字的积累。书写创作的时候心里没底,平时写过的尚有点印象,遇到没写过的就晕了,不知从何下手,创作自然失败。因此必需花大量的时间来“背字”。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