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青未了,自我反观时那么静者心多妙;既显示诗人感情的复杂性,更表现了诗人把情致深沉和意气昂扬这二者锤炼于一炉的亦张亦翕的功夫。Р这是诗人自己说过的篇终接混茫而又毫发无遗憾。这是古代文论家对他评价过的所谓大篇江河,转怪不测〔刘须溪语,引自《唐音癸签》丨,而又穷尽性理〔《潜溪诗眼》〕。这也正是善于传写出心波底奥和情感波澜的互迎互逆的张力。Р艺术张力在美学中往往以距离感为根底,在中国古代文论中大多表述为远而能近的观点。对这首诗说来,便是浑灏与沉着的结合。从多年作客以来的凄厉高秋想到落叶萧萧、大江滚滚,从而点出客中多病、壮志成空、高台凭眺。是个人的潦倒,也正是时代的悲凉。一意贯串,一气呵成〔胡应麟:《诗薮》〕,显示了万顷汪洋的浑灏之气。但与此同时,格律却又很谨严,正如胡应麟说的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且不说颈、腹二联对仗工稳,就连首联和末联本来大可不对的,也都对上了,而且对得自然妥切。无意于对仗而俨然对仗。从对仗中看出诗人察物、选词的深厚功力,看出诗人对客观景物和自我感情的体验是多么深刻入微,对生活探索又是多么严肃。前四句以写景为主,后四句以写情为主。写景偏于浑灏之境,是远;写情偏于沉着之境,是近。但由于老杜的胸襟浩荡和笔锋驰骋,善于变换视角,所以纵使写大景、远景而并不空泛,有声有色,有动有静。明明是写个人的身世和心情,但并不流于褊狭,而是善于在孤愁中透露国难,在个人孤独感中写出唐王朝衰落之愁。Р由远而近,由景而情,由纵目而沉思。总的说来,这是由张扬而收敛:从客体描绘的广度转而为主体抒发的深度,表现了情感张力从外向转为内向。Р总的说来,诗篇中诗人的自我塑像是巍然耸立的。他充分地表现了一个高字。最妙的是在气势宣泄得十分充分以后,末联突然转换了一笔:和缓中寓峭拔,平淡中寓郁勃,这就更显得诗篇一张一弛地威力了。张扬是主要的,而感情扩散的起点和聚集点,正是开头的风急天高。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