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靶向施策,确保“药到病除”。一是坚持目标导向。对标先进地区找差距、学经验、提效率,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健全完善容缺受理、全程代办、容错纠错等机制,扎实做好“一窗受理、一次办好”“掌上办”等便民服务改革,打造精简高效政务生态。二是突出问题导向。要以锁定和解决问题为着力点,运用群众反馈、第三方评估结果、政府督查等方式,持续深挖找短板,持续用力抓改进,对能够解决的问题,要立行立改,迅速整改到位;对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要盯住不放,持续整治整改;对涉及多个部门、需要协调推进的,要及时向分管副县长汇报,拿出行之有效的意见建议,通过召开协调会、办公会等方式共同研究解决。三是强化责任导向。从主要领导干部做起严起,层层传导压力,压紧压实责任,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迅速形成问题整改的强劲态势。Р三、强化调度,整顿作风,形成“常态长效”Р作风建设直接影响政务服务环境的质量,要以问题整改推动作风转变。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一把手”负责制度,加大调度力度,杜绝推诿扯皮、消极懈怠等现象的发生。二是坚持标本兼治。要建立健全优化营商环境的常态长效机制,防止集中整治“一阵风”,严防问题反弹。三是强化督查问效。按照整改清单方案明确的目标任РР务、时间进度,开展日常督查,及时通报反馈督查结果,倒逼责任落实。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等破坏营商环境的行为坚决查处。四是注重评价结果的运用。“方子好不好,关键看疗效”,近期,省里印发了关于持续深入优化营商环境的18条意见并制定了相关配套措施,明确提出建立健全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实现省市县三级全覆盖,评价数据全归集。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开门抓整改、抓落实,在工作中,要树立用户思维、注重客户体验,坚决防止“自娱自乐、自弹自唱”,让企业群众满意作为衡量工作效果的标准,全力推动政务服务水平、营商环境质量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