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桂林理工大学灌阳地质实习报告

上传者:叶子黄了 |  格式:doc  |  页数:31 |  大小:9646KB

文档介绍
七个,在测区都可以观察到。测区位于灌阳复式向斜的近核部,次级褶皱非常发育,在填图围,从西向东主要有西山坪背斜、农机校向斜、王塘背斜、恶猫岭向斜、罗家坪背斜、410.3高地向斜共七个,它们总的特征是:(1)均为近南北向延伸的平行褶皱。(2)规模大小不等。长一般为1000—7000米,宽一般为100—700米,长度与宽度之比在3:1—10:1之间,属短轴褶皱。(3)根据两翼优选产状、轴面产状、枢纽变化,地貌表征可知该区的褶皱主要为直立倾伏褶皱,次为斜歪倾伏褶皱。(4)翼间角为40°—148°,多为开阔褶皱。(7)据轴向及主压应力方位计算,结合区域应力场(节理统计、分析下面有阐述),本区褶皱是印支运动受近东西方向水平挤压的产物。(7)具多期活动性。2.2.2断层区域断层主要有三组类型的断层:第一组是南北向的纵向断层,为数最多,规模最大,平行于褶皱轴向,且多位于背斜的东翼或近核部,多为印支期和燕山期相继活动先逆后正的断层;第二组是北东东向的平移断层;第三组是东西向的平移断层。本区断层为脆性断裂,其断层带发育,多被方解石充填或胶结,常构成方解石脉及方解石胶结的角砾状结构。因碳酸盐岩地层中愈合力强,发育在其中的断层的断距均不大。断层主要形成于印支期和燕山期,具多期活动性。2.2.3节理本区的节理具有类型复杂,性质多样,多期叠加的特点。按节理走向与褶皱枢纽的关系,可以分为纵节理、横节理和斜节理。按节理的力学性质分剪节理、节理以及复合型节理,其中跳马涧组砂图4羽饰岩中的就属于复合型节理(图4羽饰)。按形成时期可分印支期褶皱前的X剪节理及节理,印支期褶皱后的X剪节理及节理以及燕山期的X剪节理和节理。它们之间的区分除了根据一般规律进行分期配套加以区分之外,印支期褶皱的节理的产状与地层层面垂直或近于垂直,印支期褶皱后的节理一般与层面斜交或平行,而燕山期的节理与层面斜交,且与地面垂直或近于垂直(据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