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处理,管顶埋深大于2m。1.1.4.3厂址区工程地质厂址区河段左岸岸坡地形坡度为20~30°,后缘为山坡整体稳定性较好。区内地面高程2696~2725m,未见基岩出露,主要由洪冲积与崩坡积组成,其中洪冲积厚50~65m,为中粗砂砾(卵)石夹孤块石、漂石,砂砾(卵)石成份主要为灰岩、玄武岩,砾径一般1~3cm,含量40~50%,漂石直径0.4~0.8m,局部孤块石直径1.2~3.5m,含量5~10%,该层除表部4~5m结构较松散,以下中等密实。崩坡积(Qcol-dl)厚35~50m,为块碎石夹粉质壤土。下伏基岩为二迭系下统第3段(P13)浅灰~灰色含泥砂质结晶灰岩、结晶灰岩夹蚀变玄武岩、炭硅质板岩,和第4段(P14)中~厚层结晶灰岩、生物碎屑灰岩夹炭质板岩。1.3.5动能指标正常蓄水位:2166.9m;电站装机容量(台数×单机容量)3×20+1×10MW发电引用流量1.92m3/s最大水头84.2m最小水头69.9m额定水头72.5m保证出力(有调节)7.9MW年利用小时数4044h2坝轴线、坝型选择和枢纽布置方案比较2.1坝轴线的选择坝址和轴线的选择是根据地形、地质、河流走势等条件综合考虑决定的。就地形而言,坝址一般以选在狭窄河谷处,节省工程量;但对于一个具体的枢纽来说,必须从各个方面综合考虑:是否便于布置泄洪、发电建筑物,是否便于施工导流,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等综合衡量。坝址地质条件是水利枢纽设计的重要依据之一,对坝型的选择和枢纽的布置起着决定性作用。坝址最好的地质条件是强度高、透水性小、不易风化、没有构造缺陷的岩基。但理想的天然地基很少,因而在选择坝址时应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地基处理方式,来满足工程需要。亦可通过选择不同的坝型或将坝轴线转折以适应地质条件,同时应考虑两岸的地质因素,使库区及两岸边坡有足够的稳定性,以防止因蓄水而引起的滑坡现象。就河势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