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空间位置的转移。(2)胚胎移植成功的标志:移植的胚胎在供体内能正常发育并分娩。(3)胚胎移植是胚胎工程的最后一道“工序”学生通过教师运用概念图的方式进行知识的小结学生共同完成学生学会归纳、梳理知识的能力作业布置《名校学案》P60:课题基础达标1、3、5,P60:课后巩固提升1、2、3、4课后完成巩固提升八、板书设计:3.3 胚胎工程的应用及前景―――胚胎移植一、胚胎移植的概念二、胚胎移植的生理学基础与基本程序三、胚胎移植的基本程序图四、胚胎移植的现状和意义九、教学反思:本人在对《胚胎移植》这一课时的课程设置是提倡的是以人为本;新课程的实施,关注的是教学的有效性。本节课是结合生物概念教学有效性研究的课题,在设计的时候就是以胚胎移植的概念教学为主线,围绕分析胚胎移植的概念中的构成要素,解剖概念,依次得出四个生理学基础,同时构建胚胎移植技术的基本程序流程图(以家畜的胚胎移植为例)。把概念、生理基础、基本程序流程图三个相对独立的三块知识有机的联系起来。做到先是化整为零,再是化零为整。利用对概念学习过程中去突破教学重难点,同时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积极情感的发展,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教学时首先根据胚胎移植的概念分析启发学生意识到这项技术涉及提供胚胎的动物(供体)和接受胚胎的动物(受体);胚胎移植具体操作的对象是早期胚胎;胚胎移植能否成功的关键取决于供体和受体的生理状况。进而提出一些问题诱导学生思考、讨论并得出结论。例如,选择怎样的供、受体呢?确定理想的供体动物应该考虑哪些生理指标?供体与受体之间进行胚胎移植时是否会发生免疫排斥反应?从供体动物的哪个部位采集胚胎呢?将获取的胚胎移植到受体动物的哪个部位呢?然后,以家畜的胚胎移植为例,向学生阐述胚胎移植技术的基本程序。最后得出胚胎移植的现状和意义,胚胎移植的实质、成功的标志与地位,这项技术是目前的胚胎工程获得后代的必须经过的最后一道“工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