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经费、人员、以及其它相关支持性环境等各方面大力支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工作。同时损伤和中毒外部外部原因也是影响我县人群潜在寿命损失年的一个较重要的原因,机动车辆交通事故、自杀以及意外跌落是最最常见的,因此交通管理、人群的心理问题也值得人们关注。(二)监测质量问题1、全县报告的所有病例中乡镇、街道报告病例数量较多,但质量较差,县级以上医疗机构报告质量较高,但报告覆盖率较低,及时性较差。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中应该加强督导,同时报告较差的医院应进一步将自查、漏报调查落实到位,从而保证全县死因监测工作开展的质量。2、死因诊断的最高诊断单位多数为区县级医院,最高诊断依据主要为临床+理化,对于级别较高的医院,如省市级医院,以及比较高科技的诊断技术的应用较少,说明疾病诊断的可靠性不是很高。3、全县的审核率为100%,但是一审通过率未达到100%,死因编码还有错误,因此应进一步加强死亡医学证明书、网络报告卡片规范性填写的培训,特别是死因链与根本死因的选择。(三)建议1、针对我县死因顺位的变化,循环系统疾病仍是我县死因构成比的第一位,肿瘤仍处于死因顺位的第二位。各级卫生部门应加强对死因的监测工作,为政府部门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政府在卫生规划和制定政策时,应继续重视循环系统类疾病,警惕肿瘤,从整体出发,结合不同性别、年龄的死因构成实际情况,合理分配卫生资源,有效促进人口的健康。2、从我县各级医疗机构上报死亡病例数的情况来看,部份单位报告数相当少,当前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县卫计委下达工作指标是年内死因监测报告率要达到或超过辖区户籍人口的7‰(县级医疗单位和职工医院不在此考核范围之内,但院内死亡报告率需达到100%),部份单位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漏报,特别是排名靠后的单位,工作还需加强。此外,部分县级医疗机构也可能存在较严重的漏报,希望各单位加强与相关部门的信息互通,掌握辖区死亡人口的真实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