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居民高收入组的收入增长显著快于低收入组,最富有的10%家庭与最贫穷的10%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将超过8倍,60%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达不到平均水平。—摘自新华网《建设和谐社会若干重点》根据上述材料清回答:(l)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公平正义”?(2)我国当前在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上有什么新的认识?(3)如何缓解我国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概论》A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1A2B3D4D5D6D7A8D9C10D11B12C13B14B15D16C17D18D19B20A21C22B23C24D25D26C27C28C29A30A31B32B33B34A35B36D37B38D39C40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41ABCDE42AD43BCDE44ABCDE45ABCD46AE47ABCD48ABCDE49ACE50BCDE51ABDE52ABCDE53ADE54ABC55ABC三、辩析题(共15分)56、答案要点:(1)本命题错误。(2分)(2)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也包括非社会主义性质的其它所有制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兼有社会主义和非社会主义两种不同的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核心和基础,决定着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任何否定公有制主体地位的观点,在理论上是站不住的,在实践上是有害的。(5分)57、答案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