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危济困的精神.他创作的诗歌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对黑暗现实的愤恨和对封建权贵的蔑视,以及对个人自由和个性解放的追求.《蜀道难》是李白的代表作,也是我国文学宝库中具有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的不朽杰作.《蜀道难》本为乐府《相和歌辞·瑟调曲》旧题,李白此诗是对传统题材的再发挥.此诗的主题思想众说纷纭,见解不一,我认为它与政治现实还是有一定联系的.诗歌创作于天宝初年,即李白第一次入长安的时候,当时表面繁荣的唐朝隐伏和酝酿着衰败,变乱的危机.藩镇割据,怀觊觎之心者,非徒安史.诗末抒发的感慨,当是针对时局而发,寄寓着诗人的隐忧,诗歌借助神话传说和民谚,驰骋丰富奇特的想像,运用夸张手法,近乎完美地描写出蜀道的奇和险.唐代殷称赞此诗"可谓奇之又奇,自骚人以后,鲜有此体调".相传贺知章读罢《蜀道难》,"称赞者数四,号为'谪仙'".这是一首让古今文人拍案称奇的诗章.诗歌开篇即凭空起势,骤响彻天.诗人把三个叹词相叠,两个形容词各带一个语气词并列,另用一个比喻,来突出蜀道之难,诗句气势磅礴,使读者在心目中对蜀道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接着按由秦入蜀的路线(长安Р—太白山—峨眉山—青泥岭—剑阁—成都),具体写蜀道之难.先写蜀道开辟之难.诗歌夸张地说自蜀开国四万八千年以来,一直"不与秦塞通人烟",后来五丁力士拽蛇导致地崩山摧身死才促成了蜀道的修建.这个悲壮的神话故事为蜀道增添了许多神奇色彩,也间接地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次写蜀道旅途之难.以"六龙回日"的神话和想像,用黄鹤飞不过,猿猱愁攀援来反衬,用悲鸟,子规作烘托,极写山的高峻奇险;以"冲波逆折""飞湍瀑流"的直接描写,用"崖转石万壑雷"的夸张手法,极写水的湍急凶险.继写蜀道人事之难.剑阁位置险要,易守难攻,历史上不乏据险作乱的先例,诗人怀着对国事的担忧,对人民的关切之情,警告当局要吸取历史教训,防止地方军阀据险作乱,残害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