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实际,制定计划。由班主任牵头制定融合儿童随班就读工作计划,本班相关学科教师、学校管理人员、相关专业人员、学生家长广泛参与,为融合需要学生提供教育服务。小组的每个成员都从自己的角度提供相关学生现有水平和教育需要的信息,拟定个别化教育计划。首先对学生基本情况和现有的能力水平分析,确定学年教育目标,议定提供教育服务的时间、内容和指导教师,商定家庭教育协作内容等。再通过适当方式征询本组成员意见,完善教育计划。三、过程控制1、加强宣传。通过宣传和教育,提高教师对残障儿童随班就读工作的认识,形成领导关心重视、社会和家长支持配合、学校积极组织实施、融合需要学生自觉主动接受个别化教育的局面。2、建立机制。学校选择责任心强、业务能力强且具有爱心的教师担任班主任;组织指导教师参加相关培训,促进其初步掌握各类融合需要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基本的教学方法,正确地处理集体教学与个别辅导的关系。为指导教师有效地实施个别化教育创造条件。学校明确专人管理个别化教育工作,加强计划实施的常规检查,对个别化教育工作成效显著的教师在职务晋升、评优评先方面给予政策倾斜。3、争取家庭和社会的配合与支持。家庭是融合需要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特别是在融合需要学生社会生活能力训练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教师要积极争取家长的参与,统一思想认识,家校协同指导,提高教育效果。4、保证教育实施。实施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也可以通过课外个别辅导来进行。具体组织形式应根据具体的目标内容、班级的条件、教师的能力水平、学生的特点等因素选择。计划实施负责人要保持与家长积极沟通,争取家长的配合。5、抓好目标达成。每学期进行两次评估。每学期目标完成后,要评估教育目标是否切合实际,评量方式是否正确,教学策略运用是否得当,提供的相关服务是否合适等。当发现实施情况与原来的计划不相符时,要及时寻找原因,进一步对照教育目标调整改进,修正形成新学年计划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