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从粒子“作用观”看电解质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行为

上传者:幸福人生 |  格式:doc  |  页数:6 |  大小:19KB

文档介绍
离子间的“离”和“合”影响了水的“离”和“合”,致使溶液中的H3O+和OH-浓度大小不等,而呈现酸碱性。2用粒子“作用观”解决问题2.1中和反应的热效应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生成1摩尔水时放出的热量为Q,而醋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生成1摩尔水放出的热量是小于Q,从微观角度分析产生其现象的原因是:盐酸中和氢氧化钠时,只存在单一的“H3O++OH-→2H2O”的“结合”过程,放热;而在醋酸溶液中存在HAc+H2OH3O++Ac-的“电离”过程,醋酸中和氢氧化钠时,不仅仅存在“H3O++OH-→2H2O”的“结合”过程,同时由于H+浓度的减少,促进HAc的进一步“电离”,“电离”的过程是吸热的,所以醋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生成1摩尔水放出的热量是小于Q。如果说是Ac-水解吸热之故,这与微观的反应过程不符,这是边酸碱中和、边弱酸的继续电离过程,并不是盐类水解过程。2.2沉淀的溶解和产生对于不同种离子来说,离子间的作用力越大(即生成电解质越弱、越难溶、越易挥发)“结合”就越易,反应就越易进行。对于同种离子来说,离子间的浓度越大,离子间的作用力就越大,“结合”就越易,就越容易发生离子间的反应,反之,则难以发生。用粒子间的“离”和“合”去认识电解质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行为,解决电解质溶液中的相关问题,使之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宏观层面的认识深入到微观层面的认识,从定性认识上升到定量的认识[3],可以从根本上帮助学生澄清电解质溶液中的一些模糊问题,认清各类反应的本质。参考文献:[1]张凤桂,杨帆.基于微粒作用观的“离子反应”教学研究[J].化学教育,2012,(4):36~38.[2]陈瑞雪.以微粒观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深入理解――以“弱电解质的电离”教学为例[J].化学教育,2013,(1):19~21.[3]梁永平.微粒作用观的科学学习价值及其科学建构[J].化学教育,2003,(6):6-10.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