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榆树、朴等。5.5面源污染区修复植被配置5.5.1营造修复植被时,应适当保留原地表植被。5.5.2为拦截进入湿地的污染物,可根据面源污染现状特点,需配置对N、P或某种金属污染物吸收富集能力强、水土保持能力强、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物种。6湿地植被修复技术6.1自然修复6.1.1在原有天然植被保存较好的湿地,优先采取自然修复手段,通过对其植被自然封育、人工育苗补植和管护,适时清除非目的物种和受病虫危害的植株,便可实现植被的自然修复。6.1.2在原有天然植被周围,如果人为活动频繁,应采用带刺铁丝网、石、土垒墙、开沟挖壕、竹、木围篱等方式设置机械围栏,或栽植有刺乔、灌木等设置生物围栏,进行围封。6.1.3在天然植被封禁区周边的主要入口、沟口、河流交叉点、主要交通路口等树立永久性标牌,立牌公示。在湿地入口、沟口及交通路口应设卡,加大管护力度。6.2人工修复人工修复是针对无湿地植被分布或已有湿地植被很少的情况下,通过人工辅助措施扩大湿地植被分布面积,提高植被覆盖率。6.2.1驳岸植被修复技术6.2.1.1固化驳岸修复技术尽可能维持湿地自然驳岸,减少驳岸固化。因防洪需要,湿地驳岸确需固化的,应减少固化比例。驳岸固化既可采用浆砌石固化技术、混凝土固化技术,也可采用干砌石固化技术、格宾石笼固化技术。采用将砌石和混凝土固化的驳岸,难以进行植被修复;干砌石和格宾石笼固化的驳岸可在石缝中种植耐旱、耐水湿的植物,如藨草、陌上菅、狗牙根、双穗雀稗、假稻、石血等,忌用木本植物和大型草本植物。6.2.1.2生态砖驳岸修复技术在生态砖的孔洞中填入混入植物种子的土壤或直接在孔洞中填土后栽植植物幼苗。适合于生态砖驳岸修复的植物包括藨草、陌上菅、狗牙根、双穗雀稗、假稻等耐旱、耐水湿的植物。6.2.1.3生态袋或植生袋驳岸修复技术生态袋或植生袋驳岸是在湿地驳岸岩土体坡面上直接码放生态袋或植生袋而形成的一种人工驳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