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区域划定:对污染区及其周围的地区进行卫生监测。对于病原微生物、剧毒物质、有毒有害化学危险品及危险设施的丢失或被盗事件,应监测生活资源受污染范围和严重程度,现场调查和取证人员应采取适宜的防护措施。(三)应急处理1.皮肤粘膜被污染:危化品外溢到皮肤立即停止工作,脱掉手套再用大量清水冲洗危化品溅入眼睛立即停止工作,脱掉手套迅速到缓冲区用洗眼器冲洗成都大学附属医院检验科危化品意外事故应急预案文件编号:JYK-MY-SOP-1第1页,共1页版本:3生效日期:2017年9月1日再用生理盐水冲洗(注意动作轻柔,勿损伤眼睛)两种情况都应做适当的预防治疗和医学观察,并报告实验室安全员进行事故记录。2.刺伤、切割伤或擦伤应急处理保持镇静,立即停止实验,脱掉手套。用清水和肥皂水清洗伤口。尽量挤出伤口处的血液,取出急救箱,用0.5%碘伏或75%的酒精擦洗伤口,适当的包扎。及时就医,告知医生受伤原因及可能的污染,必要时要进行医学处理;向实验室安全员报告,进行事故记录。(四)现场控制措施1、根据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发生的规模、危害的程度,可能波及的范围,封闭或封锁相关实验室和实验区。2、污染源控制对于受到实验室安全事件影响的人员实行就地报告,通过“绿色通道”,送至专科或定点医院。对于事件中的高暴露人群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观察。3、对于查明的微生物病原、生物毒素以及有毒有害化学品污染的物品要对其进行封存和销毁,紧急封闭公共饮用水源等公众共用设施。4、对受到污染实验室等所有场所、物品等进行消毒处理,具体方法参照《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5、保护易感人群对易受感染的人群和其他易受损害的人群采取预防性群体防护措施。(五)追踪监测追踪事件可能波及的地区的高暴露人群,开展主动监测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六)上报与部门协调由应急领导小组根据事件情形,决定上报所属卫生主管部门和安监部门、环保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