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基于Simulink的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仿真

上传者:科技星球 |  格式:doc  |  页数:6 |  大小:325KB

文档介绍
实验记录:(一)建立仿真模型:在Simulink中将电路元件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的原理图连接起来组成仿真电路。如图2所示。图2(二)设置模型参数:设置三相电源电压幅值为220V,频率为50Hz,晶闸管采用脉冲触发器间隔120°交替触发,负载阻性时取R=5Ω,阻感负载时取R=5Ω,L=。(四)模型仿真结果:1、电阻负载(R=5Ω)(1)α=0°波形一:三相电压;波形二:三相电流;波形三:负载电流;波形四:负载电压;波形五:VT1两端电压;波形六:触发脉冲。(2)α=30°波形一:三相电压;波形二:三相电流;波形三:负载电流;波形四:负载电压;波形五:VT1两端电压;波形六:触发脉冲。(3)α=60°波形一:三相电压;波形二:三相电流;波形三:负载电流;波形四:负载电压;波形五:VT1两端电压;波形六:触发脉冲。2、阻感负载(R=5Ω,L=0.02H)(1)α=0°波形一:三相电压;波形二:三相电流;波形三:负载电流;波形四:负载电压;波形五:VT1两端电压;波形六:触发脉冲。(2)α=30°波形一:三相电压;波形二:三相电流;波形三:负载电流;波形四:负载电压;波形五:VT1两端电压;波形六:触发脉冲。(3)α=60°波形一:三相电压;波形二:三相电流;波形三:负载电流;波形四:负载电压;波形五:VT1两端电压;波形六:触发脉冲。由上述波形可以看出与教材上所讲的,当触发角为60度时输出电流有区别,但书上所选为大电感,本实验中选择的L并不大,因此仿真出现不同。(4)当α=60°时,选取L=1H,得如下波形:波形一:三相电压;波形二:三相电流;波形三:负载电流;波形四:负载电压;波形五:VT1两端电压;波形六:触发脉冲。四、实验总结:此次实验在不同触发角,不同负载情况下进行实验,得出仿真波形,基本与理论波形相一致,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正确性。更加形象的展示了书中的描述对象与理论知识。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