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期综合征等疑难疾病的整体诊疗水平。在传统医学治疗基础上,将外敷,保留灌肠等适宜治疗法引入治疗,提高疗效。4、创新中医特色随着时代发展,科技进步,许多传统特色疗法将失去临床优势,甚至将被淘汰。如何让中医特色疗法在现代临床得到充分利用,并在学科前沿热点上再创中医新的优势,这是关系中中医专科生死存亡的关键问题。因此,我们拟定了以科研为先导,三年内争取1项市级科研课题立项,引进新技术、新项目每年至少1项,鼓励科室人员总结临床经验,撰写医学论文,科内每年至少发表论文2篇以上。创中医特色为目标的发展思想,力争形成一批深受病员欢迎的,能适应就世纪社会需求的新中医特色疗法,为学科发展提供技术保证。5、建立绩效考核制度,促进中医诊疗水平的提高。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将辩证论治优良率、中成药辩证使用率、中医治疗率、门诊中药饮片处方占门诊处方总数的比例、急诊应用中医治疗技术、急重症中医参与率、治愈好转率等纳入医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鼓励应用中医药方法,促进中医诊疗水平的提高。6、管理制度:完善妇科常用诊疗技术操作规范及相关管理制度。如中药超声导入、外敷、灌肠、熏洗、熏蒸、针灸、雷火灸、局部用药、耳穴治疗、穴位注射、穴位贴敷、腹针、砭石、刮痧、足浴等妇科常用诊疗技术操作规范及相关管理制度。中医医院妇科护理人员应系统接受中医知识与技能培训,妇科护士应掌握中医药治疗常见妇科病的基本知识,掌握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护理知识和方法,掌握妇科中医护理常规和中医特色护理技术操作规程,能为病人提供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妇科病康复和健康指导。环境形象建设上注重体现中医药特色。妇科环境形象建设,门诊走廊和候诊区、病房走廊、治疗室等区域。通过内部装饰,重点传播中医药防治妇科病的理念,宣传中医药防治妇科病的知识,介绍中医药防治妇科病的方法及专家特长,彰显中医药特别是本科室防治妇科病的特色和优势,营造良好的中医药文化氛围。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