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侵入的黑云母花岗岩,大明山岩浆岩主要为燕山晚期侵入的花岗岩。该区属中低山地貌,海拔高度差别较大,约98~280m,植被发育,多种植松树、桉树等,沟谷深切,侵蚀作用强烈。地表水受大气降水影响较大,汇水面积大,附近水库较多。地下水以风化带网状裂隙水为主。大部区域通行困难,仅少量机耕道通行,交通不便。线位多从该区山体山前通过,在桩号K137+500~K139+200、A9YK43+200~A9YK45+100处线路通过大明山、龙山花岗岩区,花岗岩风化壳厚度大,约为5~15m,基本未见基岩出露。在侵入岩花岗岩、黑云母花岗岩接触部位,岩石变质风化作用强烈,角岩化现象明显,岩体较破碎。不良地质主要为崩塌,局部沟谷处存在少量软土。崩塌堆积体B5距线路约100m,左侧岩性为石英砂岩,右侧岩性为黑云母花岗岩,需做好崩塌体的支挡、锚固及边坡防护措施,防止因工程扰动造成垮塌。4)松散堆积岩类工程地质区(Ⅳ)主要分布于龙山、镇龙山、大明山山前河流阶地、河漫滩及残丘区,主要为第四系冲洪积、残破积物,海拔高度约100~120m。河流阶地及河漫滩多分布粉质黏土、黏土、粉土及卵砾石层,残丘区多分布白垩系新隆组的残破积碎石土,相对高差约5~20m,分布范围较广。该区地形平坦开阔,农田、村庄密布,多种植水稻等,沟渠众多,地表水发育。国道、省道、县道通行,村村通道路纵横,交通便利。该区第四系覆盖层一般厚约0.5~3m,局部较深,可达9~10m,在K54+100左200m处,据水文钻探调查,该处为古河道位置,覆盖层厚度可达34m。在古辣~新桥一带,该区与岩溶中等发育区存在重叠区域,覆盖层为第四系地层,基岩为碳酸盐岩。不良地质主要有软土、岩溶、膨胀土。软土主要分布于水田、水塘中,厚度约0.5~2m,可采取换填或桥梁跨越的方式通过,在重叠区主要发育覆盖型岩溶,属于岩溶中等发育区,膨胀土主要为碳酸盐岩的残积黏土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