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解决城乡结合部发展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上传者:火锅鸡 |  格式:doc  |  页数:2 |  大小:20KB

文档介绍
同步发展。(三)平衡各群体的利益需求:实现“均等化”公共服务一是在逐步覆盖新农保和健全城镇社保的进程中,提高对不同批次转居人员的补偿,尽快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消除城乡分治造成的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劳动就业等方面的城乡差别。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延伸城市的公共服务功能,使城乡结合部的广大居民都能享受到现代城市文明和均等公共服务。二是无论乡镇出钱还是政府出钱,或者各出一部分,尽快弥补这部分人员的利益损失是解决违章建筑、社会治安、基础设施不足的根本。三是由政府征用零散的集体土地,通过土地储备,化整为零,并对所征土地进行一级开发或根据规划出让给开发商,为政府解决土地开发不规范所带来的很多管理成本和后遗症,同时为高端产业发展奠定基础。(四)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推进“一盘棋”统筹发展彻底取消城乡户口差别,建立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是深化户籍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解决城乡结合部城市化进程制度性约束的关键。在农转居过程中,应放低城市户籍的门槛,对凡是城市建成区范围内的农民,一律由农民转为居民,首先从身份上消除“人户分离”、“农居混杂”的现象,改变现行的人员单位管理模式,逐步建立以居住地为标准的人口治理模式。从解决农民最关心的自身利益能否得到保障现实出发,制定和完善城乡结合部地区农转居的政策,解决好农民加入社会保险问题,妥善处理农保与社保的对接。要积极研究解决城市化农转居后的农民就业问题,建立完善的再就业体系,这是解决城乡结合部问题的根本出路,也是户籍制度改革、集体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条件。在当前国家政策不到位的情况下,从试点先行的角度,结合我区实际,可以考虑在土地收益、资产收益中提取一定比例,弥补社会保障资金的不足,确保农转居后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不低于社会平均水平,缩小与居民的“差距”。(第一作者系沙坪坝区山洞街道办事处主任第二作者系山洞街道城管办副主任)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