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成共识。认真贯彻《义务教育法》、《体育法》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不断改善学校体育的基本条件,加强制度建设,提高管理水平,推进科学研究,促进学校体育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全面落实“人人都是体育运动指导者”的理念,鼓励所有学科教师投身学校体育工作的组织、指导之中。2、加强领导,保证时间,形成制度。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阳光体育运动领导小组,领导和组织学校大课间活动的开展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以将快乐体育、趣味体育引入体育活动为主旨,强化活动的领导与管理,并建立“大课间活动制度”和“大课间活动评比制度”,在活动的内容与形式、过程与评价上形成有效管理,充分挖掘校内外各种体育课程资源,不断丰富和发展活动的内涵,不断提升活动水平。学校要将大课间体育活动排入作息时间表,科学安排作息时间。学校要充分考虑到场地、季节(天气)、以及学生兴趣等因素,精心策划大课间活动内容,建立起一定时期内相对固定的程序模式,认真组织实施。学校建立大课间活动课程实施效果评价制度,要对活动中的先进班级和个人予以适时激励,并将各种评价资料存档,作为学期考核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领导、班主任、老师、学生系列考评中,以保证学校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有效开展。3、全员参与,科学合理,体现特色。坚持学生全员参与,学校全体教师紧密配合。针对不同年龄、场地器材、季节、气候条件选择编排内容,做到因班、因地、因生制宜。建立起一个时期内相对固定的程序模式,并定期更换活动内容与方式,体现特色,不断丰富完善大课间课程。4、加大投入,完善设施,确保安全。学校要不断加大投入,改善活动场地、充实活动器械,确保师生广泛参与的积级性。学校应制定详细工作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大课间活动,有效化解部分学校场地不足与学生人数众多的矛盾。重视大课间活动纪律与安全,做好安全保障工作,杜绝伤害事故的发生,确保大课间活动顺利开展。程集镇中心学校2011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