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按照相关程序文件进行核查; 5. 应用反馈,对数据进行核查,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 [引用的检验方法正确性和有效性,使用核查手段或对已检保留样品进行重新检测的方法对仪器的准确性进行核查,掌握仪器设备的限制(段)点,环境与影响量的控制,计算公式和方法,数据修约和极限值的判定,引用的常数和系数,评估检测过程产生的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等]; 6. 掌握分包方的情况; 7. 发现报告出现问题如何处理? 扣发报告□;建议中止合同□;召回报告□;修改报告□8.对已发报告按照认可准则第5.10.9的要求进行修改; 9. 发现诸如仪器设备存在缺陷等问题时,要及时书面向用户通报,并反馈查找可疑点,致电XXXX老师; 10.注意区别认可的项目和非认可项目以及认可的范围和非认可的范围;对超出认可范围的项目和数据要加注说明,避免给客户造成误导; 11. 杜绝报告的使用风险。 四.掌握签字人签字领域范围内的检验标准: 1. 所用标准/规程中不能检验或限制检验的范围; 2. 检验参数中不能检验或限制检验的范围; 3. 及时掌握标准/规程/大纲/细则的变化动态; 五.掌握有关仪器设备的校准状态: 1. 需要校准/检定的仪器设备和量具及校准的有效性(溯源途径和方法); 2. 不能校准/检定仪器设备的验证或自校方法和自校结果的水平; 3. 要求控制的量值及量值水平; 4. 校准标志: (绿色----满足或符合使用要求) (黄色----限制使用,要求给出限制范围) (红色----停止使用,封存或故障) 六.具有对相关检测结果进行评定的能力: 1. 注意检验所用标准/规程/大纲/细则是否认可通过的,且应用是否得当; 2. 注意报告数据的有效位数与标准/规程/大纲/细则要求应一致; 3. 检验顺序和原理应正确 4. 对临界数据的审查; 5. 引用系数、常数和计算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