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道路交通事故预防中驾驶人心理分析与对策

上传者:徐小白 |  格式:doc  |  页数:5 |  大小:25KB

文档介绍
择适当的运行状态[10]。 4)汽车安全科技。人是一个生理和心理、生物性和社会性、物质和精神的统一体,人的生理变化必然影响心理活动的变化,这些变化往往是造成事故的重要原因。其中比较重要的有疲劳、酒精和药物、生物节律的变化。立法机构和汽车生产厂商都要关注和积极推动安全科技在汽车上的运用。比如安装安全电子驾驶记录仪、车辆防瞌睡装置、驾驶人酒精提醒仪等设备对防止疲劳驾驶、酒后开车都有一定的防范作用。参考文献[1]张立云.我国已进入道路交通事故高发期[EB/OL].(2003-10-31)./2003-10/31/content_1152668.htm [2]凌文辁,方俐洛,徐敏权,等.汽车司机安全驾驶性向测验的建构.心理学报,1997,(4):363-369 [3]胡一本,周评.事故预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59-60 [4]金会庆 邹文艺.驾驶员与儿童事故倾性研究.人类工效学.1996,2(3):20-23 [5]李佳.强迫、偏执心理缠上白领司机 行车心情引发交通事故[EB/OL].(2003-12-16)..cn/o/2003-12-16/004s.shtml [6] 张艳霞.影响驾驶员行车安全的心理因素与对策研究[J].山东交通学院学报,2004,(3):41-44 [7]胡一本,周评.事故预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204 [8] 黄荣贵,赵炳强,李剑.我国驾驶适应性检测的现状与发展对策分析[J].交通标准化,2004,(12):75-78 [9] 朱华娟译.交通平抑即将走入你的生活[J].公安交通科技窗,2002,(5):25-27 [10] 刘运通  高文学.《论道路安全核查中的关键技术》[A].中国道路交通安全协会.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国际研讨会论文汇编(下册)[C] .2004:798-799作者:合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芮峰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