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氟化氢是能引起酸性危害的污染物。氟化物对植物的外型和生长发育产生直接影响外,还产生间接影响影响,主要表现为植物生长减弱、降低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当大气中氟的浓度超过1×10-9时,就能在植物体内富集,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它对植物的毒性比二氧化硫要大,在同一浓度下,氟化氢的伤害比二氧化硫要大10倍以上。氟化氢对植物危害的毒理主要在于它与叶片中的钙质发生反应形成氟化钙,干扰酶的作用,并阻碍植物正常的代谢,破坏叶绿素与原生质,使细胞失水而枯萎。空气中的氟化氢对植物的危害具有积累性的特点,即使空气中氟化氢的浓度很低,也能被叶片吸收,并不断累积。当叶片中氟的数量积累到一定限度时,就要出现伤害症状。氟化氢还有使植物叶片褪绿和过早落叶现象,使生长受到抑制,对结实过程也有影响。氟化氢对花粉粒萌发和花粉管伸长有抑制作用。氟污染还能使成熟前的桃、杏等果实在沿缝合线处的果实过早成熟软化,降低产量。氟化氢对植物的急性危害症状表现为:伤斑出现的部位主要分布在叶尖和叶缘,氟化氢经气孔进入叶内后,首先溶解在叶内的组织液中,然后转移至叶尖和叶缘。当累积至一定程度后,就要干扰酶的活性,阻碍代谢活动,使叶肉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和萎缩。这时叶尖和叶缘发生坏死现象,逐渐变成褐红色,呈现特异的灼烧状。有的植物受氟化氢危害时,最初在叶尖和叶缘出现水浸渍状,再渐渐变成浅黄白色,最后变成褐红色伤斑。另外,在受害的叶片上,健康组织(绿色部分)与坏死组织(伤斑部分)之间形成一条明显的红色或深褐色的分界线,坏死组织逐渐枯死。严重受害时,伤斑还可从叶缘向较大的叶脉之间发展,并向叶基部展延。水稻和小麦受氟化氢受害时,先在新叶的尖端和边缘出现褪绿黄化现象。特别是抽穗前后的剑叶和幼穗的顶部最为敏感,常很快出现受害症状,由绿变为灰绿。当氟化氢的浓度增高时,叶尖、叶缘的伤斑迅速扩展,甚至几小时内就使叶片变成褐色或黄白色,几天后就要枯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