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孝经》讲义

上传者:幸福人生 |  格式:doc  |  页数:56 |  大小:123KB

文档介绍
,“国”的概念跟现在不一样,指的是诸侯的封地,相当于我们现在的省,我们今天讲的国家,那时候叫做“天下”。“爱亲者,不敢恶于人”,“爱”是真爱,“亲”指父母,“恶”指厌恶。一个人的觉悟是修正习性回归本性的过程,可分为:欲、情、爱、博爱、慈悲、大慈大悲,六个不同的层次。欲,就是满足自己生理和心理的需求,自私自利,跟动物没有什么区别;情,比欲上升了一个层次,是情爱,需要有回报的爱,还是没有超越自私自利。爱,比情又上升了一个层次,是真爱,只有付出不求回报,但还局限在血缘关系;博爱,再上升一个层次,达到“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的境界;慈悲,再上一个层次,慈是救助,悲是拔苦,但还是要讲缘分;大慈大悲,就彻底恢复了人性的本善,达到“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最高境界。孔老夫子在这里说的“爱亲者”指的还只是真爱的境界。“敬亲者,不敢慢于人”,“敬”是恭敬,“慢”是怠慢,能够对父母恭敬的人,不敢怠慢别人。对别人的恭敬来自于自己的谦徳,谦徳是人生第一德,正如《易经》第十五卦“谦卦”中所说“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卑己尊人才能具足谦徳,具足谦徳才能发自内心地对人恭敬,发自内心地对人恭敬,对任何人都不敢怠慢,这都是源于家庭教育培养的习惯和品德。所以,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在家里养成亲爱父母习惯的人,出门自然不会厌恶别人,在家养成恭敬父母习惯的人,出门自然不敢怠慢别人。所谓的家教,就是给我们培养好的习惯,习惯了也就自然了,在家如此,出门也如此,对父母如此,对别人也就如此。学习圣贤经典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明白道理,因为只要明白了道理,你的思想才会转变,思想决定观念、观念决定态度、态度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我们说的文化,文是文明,文以载道;化是教化,文能化人。这就是经典的能量,好文能化出好人,恶文也能化出恶人,曾子在《大学》里说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