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左右,第3次读数在注水后48小时,第4次读数在注水后5天。若5天后水位未恢复或未接近原注水前水位,应在7天左右再测一次,结束本次灵敏度测试工作。如测压管压力表有压,则打开水龙头放水,记录时间同注水或抽水试验,读数为压力表读数。帷幕前的测压管不得任意排水,以防发生管涌。若在5天前水位已恢复或接近原注水前水位(差值不大于20mm),即可结束测试;测压管水位人工采用电测水位计或压力表观测,自动的采集的一般都采用渗压计。对已接入监测自动化系统的,注水试验测读管内水位时,应同时进行人工和自动比测。(为了便于人工比测,渗压计的电缆不要固定在测压管闷头上)。若发现孔内电测水位计放不下、受阻、干孔、孔口渗水不密封等现象,应查明原因,及时采取措施。5.2水位读数仪的精确度压力表、电测水位计和渗压计测值的准确性可根据比测结果进行分析,其中电测水位计的测值最为直观。若在“灵敏度”测试过程中,人工与自动化同时测读,则可直接利用“灵敏度”测试成果,分析自动化系统的测值准确性。5.2.1压力表规范要求“采用压力表量测测压管的水头时,应根据管口可能产生的最大压力值,选用量程合适的精密压力表,使读数在1/3-2/3量程范围内,精度不得低于0.4级(满量程的0.4%)”。但目前一些电厂的压力表还是沿用老规范采用精度为1级的压力表,在工程实际中10压力水头,10cm的误差尚可接受,若原有的压力表工作正常,还可继续采用,但若已损坏,则更改时应按新规范执行。当采用压力表测量测压管内水压时,压力值应读到最小估读单位;测压管放水后,压力表应归零;对于拆卸后重新安装的压力表应待压力稳定后才能读数;每年应对压力表进行校验。5.2.2电测水位计应采用正规厂家生产的电测水位计,带尺材料要求线胀系数小,拉伸变形小。量测测压管内水位时,应将测头缓慢放入管内,在指示器开始反应时,测量出管口至孔内水面的距离,两次读数之差不应大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