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丹寨县2010—2012年免疫规划报告接种率评价

上传者:非学无以广才 |  格式:doc  |  页数:5 |  大小:50KB

文档介绍
11.1%;“可疑”3MCV/HepB(2011—2012年),3MCV/OPV、3MCV/DPT(2012年),占22.2%;“不可信”3BCG/OPV、3BCG/DPT、3BCG/HepB(2010—2012年)3MCV/OPV、3MCV/DPT、3MCV/HepB(2010年),占66.7%。统计显示:差值(D)评价为“可疑”和“不可信”占66.7%,比值(R)评价为“可疑”和“不可信”占88.9%。前者说明漏种儿童比较严重,个别地区可能出现免疫薄弱村寨,超生儿童、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可能出现免疫空白。后者说明各种疫苗应种人数之间报告接种率存在明显的逻辑错误。讨论1、?超生儿童家长为了躲避计划生育的处罚隐蔽儿童,包村人员无法掌握超生儿童底数。2、?留守儿童由文化程度低的祖父母、外祖父母监护,主动寻求接种服务意识较低,导致儿童不及吋接种或漏种。3、?流动儿童的流动性给包村人员带来巨大难度,S前国家没有适宜有效的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管理办法,所以这部分儿童是免疫脱漏的对象。4、?乡(镇)所有地接种点服务次数减少至每月一次;接种点服务半径超过10公里;到位接种率低;接种时间不合理(不是逢当地赶集天);家中无人带孩子去接种和不信任接种等因素是造成接种率下降的原因之一。5、?专业技术人员变更频繁,乡镇卫生院新增人员较多,专业知识缺乏,未能对各种疫苗应种人数进行评价,是造成接种率逻辑错误的主要原因。增加专业知识培训次数,提高专业知识水平,稳定专业技术人才,是保障扩大免疫规划工作的关键。结论1、?无法掌握超生儿童底数是造成未种的主要原因;2、?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的特性是造成超龄接种或漏种的因素;3、?县、乡、村专业知识缺乏,未能对各种疫苗应种人数进行评价,是造成报告接种率存在明显的逻辑错误的主要原因。参考文献[1】王陇德、刁连东、王钊等,预防接种实际与管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