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高原季节性冻土路基病害综合治理

上传者:你的雨天 |  格式:doc  |  页数:7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地表水引至涵洞,土体含水可以采用翻晒、晾干等措施,也可以采用掺加遇水胶结的材料改变土体含水量,为降低毛细管现象导致路基填料的含水量增加,在路床顶部铺设防水土工布(两布一膜),隔断毛细管通道。对于降雨导致土体含水量增加的情况,首先是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路基每层铺筑的横坡和纵坡,保证雨水流通顺畅,填料需采用透水性强的材料,保证降雨快速下渗,至防渗土工布层位置,沿土工布引排出路基范围。Р 4.3地下水位Р 地下水对土的冻胀性的影响与各类土毛细水高度有关。当地下水位低于某一临界深度时,可不考虑其对土的冻胀性的影响,仅考虑土中含水量的影响,此时为一封闭系统。当地下水位高于某一临界深度时,由于毛细水的作用,地下水会随着土中水的冻结不断向土中补充水分,从而大大增强土的冻胀性,此时为一开放系统,既要考虑土中含水量的影响,还要考虑地下水补给的影响。对于地下水位高的情况,采取设置边沟下方盲沟降低地下水位。在施工过程中,主要沿路基纵向在路基两侧设置碎石盲沟,盲沟内设置带孔波纹管,最终将地下水引至涵洞。Р 5.结语Р 通过对路基冻涨、融沉的机理研究,从通过换填大粒径的填料改变路基土的性质,增加路基的透水性,减弱毛细管现象,使地表下渗水能尽快有效排出路基,在路基填筑前,对填料的含水量进行有效的控制,确保在最佳含水量时进行压实,并在一定路基深度(根据试验获得数据)铺设防水土工布,隔断毛细水上升的路径,在路基一侧(或两侧)设置一定深度的盲沟,以降低地下水位等措施,根本上解决了高原季节性冻土路基的冻涨融沉问题。Р 参考文献: Р [1]张风鹏,西北建工学院,《季节性冻土的危害分析》,2003 Р [2]铁道第一勘察设计院.铁路工程地质手册.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2 Р [3]李治平.多年冻土地区道路病害及其防治对策.东北公路,2003 Р [4]张敬东,齐志刚等.浅谈多年冻土地区公路病害与防治措施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