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冷压端头,所剥去的绝缘层长度应大于与冷压端头压接部分长度为0.5~1.0mm。Р表3 单股导线剥去绝缘层长度Р螺钉直径(mm)Р3Р4Р5Р6Р8Р剥线长度(mm)Р15Р18Р21Р24Р28Р7.3.3 行线时,除相邻近的端子之间(且在同侧)、元件自身同侧接点之外,其他元件与元件两侧的并线不可直接相连,应同线束捆扎在一起,然后分线连接。Р7.3.4 对于有护线盖板的柜体应先将护线盖板拆开,穿线时不要用力过猛,以免刮伤导线外皮,穿好线后及时将护线板盖上。Р7.3.5 行线过程中如果发现所安装的元件与二次接线图及材料明细表上的元件的型号、规格不相符时,应即向技术员反映,进行解决。Р7.4 接线中注意事项Р7.4.1 所有电器及附件均应牢固地固定在配电箱隔板或支架上,不得悬吊在其他电器的接线端子或连接线上。Р7.4.2 内门元件接线完毕后,应及时关门,并旋紧旋钮,不得长期使内门悬挂,以免内门变形。Р7.4.3 导线过门处紧固件应加弹簧垫。Р7.4.4 线束不得从母线间穿越。Р7.4.5 定位片在线束上的跨距规定如下:Р a) 水平布置的线束,两个定位片的中心距离不得大于300mm;垂直布置的线束,两个定位片的中心距离不得大于400mm。Р b) 转角的弯弧处不得布设定位片。从线束转角的外沿到定位片中心的距离应为30~90mm(视线束的大小而定)。Р c) 线束上如有多个定位片,各定位片的间距应均匀一致。Р7.4.6 配线顺序从上至下,从里向外。Р7.4.7 多股线在接入元件接点时,根据导线直径及接至元件接点的形式和螺钉直径来选择冷压端头。可卸螺钉接入接点时,一般用OT型冷压端头。以插接、压接形式接入元件接点的采用UT型或TG型。Р7.4.8 当元件本身带有引出线接入电器时,如果原来的引线长度不合适,应以端子进行过渡,不得悬空连接。Р7.4.9 其他电器的走线形式参见图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