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谈对《资本论》中剩余价值生产理论的认识

上传者:hnxzy51 |  格式:doc  |  页数:2 |  大小:24KB

文档介绍
长工作日,以便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同时,工作日的长度也有其最高限度,那就是还有生理和道德的界限,超过这个界限,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也就无以为继了。资本追逐剩余价值的欲望是无止境的,一旦资本获取更多的剩余劳动的欲望不能由工人的过度劳动,即不能在必要劳动时间之外依靠绝对延长工作日而得到时,或者说不能通过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得到满足时,资本家就会在既定的工作日,想方设法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以满足其贪婪的欲望。马克思指出:“我把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地改变工作日的两个组成部分的量的比例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相对剩余价值。”(《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350页)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就是降低劳动力的价值,而要降低劳动力的价值,就必须提高工业部门的生产力或社会劳动生产率。马克思考察了产业革命的全过程,把资本主义生产划分为三个阶段,即简单协作、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的生产。他指出,正是榨取剩余价值的原始推动力,资本主义生产才一步步进到大机器生产阶段,从而为资本主义制度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使资本主义制度最后战胜封建制度而居于统治地位;同时,资本家也借助于机器加强了对工人的剥削和奴役,使工人真正成为机器的附属物。马克思抽象地考察了资本家对工人加强剥削的两种方法,这种科学的抽象,大体与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历史进程相一致。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初期,它还没有创造出相应的物质技术基础,不得不靠手工工艺的生产方法,资本家要加强剩余价值的生产,就只能采取比较原始的剥削手段——延长工作日,即靠绝对延长劳动时间以加强剩余价值的生产。随着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产生和发展,手工劳动逐步被取代,资本家便主要采取加强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依靠技术进步和加强劳动管理,从而在一定的工作日时间内Р,降低劳动力的价值,即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以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Р 于进勇 2011221112510049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