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关于随迁子女学校教师现状的调查报告

上传者:徐小白 |  格式:doc  |  页数:5 |  大小:26KB

文档介绍
师的记录。转行做其他工作的也很多,能够留下来的,有的是出于无奈,有的是出于一种对民工子弟教育的责任感。在笔者做的访谈中,一些教师表示自己是凭着一个良心在教学,良心带来了责任感,良心带来了奉献精神,因为农民工的孩子实在太可怜。随迁子女子弟学校的教师还要生活,还有家庭要照顾,也还要很现实的考虑工资待遇。Р(三)自我预期和群体认同Р在城市,随迁子女子弟学校的外来教师遭受带两方面的歧视:一是外在的制度歧视,即由于户籍制度、教师编制的限制,他们无法进入所在城市的公办学校。另一方面是内在的精神歧视,由于“不是城里人”,他们很少能有机会与城市公办学校的教师互相学习、交流教学经验。随迁子女子弟学校的教师与外界接触很少,加上租住地的治安不良,很少出门,对城市不熟悉,每天基本上过着Р“两点一线”的生活。正是受到这种社会交往网络的限制,随迁子女子弟学校的教师形成了自己的群体认同感,认为大家都是外来教师,在随迁子女子弟学校教书,彼此有较多的共同语言,在生活上也可以互相照顾。Р他们从家乡走了出来,希望有机会融入城市。但城乡间的文化差异,城市中的制度排斥和社会歧视,造成了他们生活上、心理上的不适应,是他们徘徊在城市的边缘,很多教师都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和无奈。然而迫于生计,他们抱着走一步算一步的心态,继续在随迁子女子弟学校从事高强度的教学工作。Р(四)婚恋状况Р在所有调查的这所学校中,平均教师的年龄只有30.7岁,45名教师中30岁以下的教师占了85%,他们大部分还没有结婚,因为工资低,他们没有更多的经济能力去享受精神生活,他们交际圈很少,所以婚恋状况令人担忧,大部分的青年男女还是处于单身状况,只有少数女教师嫁入上海的农村家庭,特别是男青年教师,已经成为“老大难”,因其身份的尴尬性,他们经济收入比不上一般服务性行业的男青年,精神世界里还想找到更好的女性,所以造成如今低不成高不就的现状。Р调查的简要结论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