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上海自贸区建设与企业的发展机遇

上传者:塑料瓶子 |  格式:doc  |  页数:13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发展机会。Р 5.国际化运作企业。对于在境外设立公司的企业,随着自贸区建设的推进,在具有比较优势的情况下他们可能会移师上海;对规划推进国际化发展的企业,自贸区的运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企业的一块试验田和对接国际的一个窗口,相比在境外设立分子公司或者办事处,具有运行成本更低和管控更便利的优势。Р 三、企业应该做哪些准备Р 对于企业来说,区域虹吸效应已经开始显现,江浙皖的一些企业已经透露了将总部尤其是财务中心和结算中心转移至上海的想法和冲动。从政府的角度,则是一个两难选择。就是自贸区设立企业进入门槛或不设置门槛都有利弊。因此,目前的政策思路是,对区内企业注册之后的运营管理提高要求和标准,也就是说,从制度设计上杜绝企业“先拿地进场再说”的惯性思维,使上海自贸区成为有实力的企业的舞台,从考核资本转向考核能力。从企业的角度,蜗居一隅势必失去机会,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早作准备,找准机会,才能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企业也应量力而行,理性研究和分析自贸区建设与自身业务的契合点,谋定而后动,避免进行政策投机,不要为盲目和冲动付出代价。Р (一)关注自贸区政策落实及推进动态,分析研判商业机会Р 1.总体方案框架下的实施细则出台和落地。最近一年应是各类实施细则的密集出台期。自贸区目标期限为三年,若要形成可供复制和推广的经验,首先在自贸区内的实践必须被证明是成功的。至于是否成功,政策实施效果如何,需要一定时间才能观察。因此,这次自贸新政中被称为重中之重的几项改革,其配套制度至少有一部分会抓紧推出。而从推出细则的力度,可以观察到开放的政策力度。据有关专家透露,上海自贸区对于自身实力强、专业化程度高的企业是一次重大机遇,可以凭借自贸区良好的营商环境提升和发展自己。尽管入区没有门槛,但企业需要在清晰地了解自贸区的监管政策和运营规则,再做相关决策。同时也可圈定企业重点关注领域,再进行持续跟进。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