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杨万里诗歌月意象研究

上传者:梦&殇 |  格式:doc  |  页数:15 |  大小:64KB

文档介绍
炎,望着天上的半轮皎月,诗人突发奇想认为月是水中的一小块冰,深怕到了秋高就完全融化掉了,想象奇特,让人耳目一新。Р杨万里月意象的新奇之处还在于他独特的偏好,不过不同于一般诗人喜咏中秋之月,杨万里所爱的是腊月里经过雪汁与霜水洗磨后的月。“诗人爱月爱中秋,有人问侬侬掉头。一年月色只腊里,雪汁揩磨霜水洗。八荒万里一青天,碧潭浮出白玉盘。更约梅花作渠伴,中秋不是欠此段。”在诗人的描述中,我们仿佛可见八荒万里的青天之上,独悬着碧潭浮出的白玉盘,天地之间,没有共看“明月应垂泪”的兄弟姐妹,也没有“月落乌啼霜满天”的温婉景色,与清寒孤高的霜月为伴的,只有同样寒气逼人的腊梅。这种稀少罕见的月让人印象深刻。Р(二)时空感Р“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人类无法穿越时空,月亮却可以做到这一点,月亮兼具了时空的双重身份,是一个时空集合体。杨万里在诗歌创作中也很重视用月意象来表现转瞬即逝的时空感,例如:“长亭更放金荷浅,后夜谁同壁月圆”(《中秋前两日别刘彦纯彭仲庄于白马山下》)。诗人与友人分别在即,此时此刻他们虽在喝酒谈天,可是诗人不禁担忧起后天中秋佳节之时谁又能陪伴他共同赏月谈心。中秋还有两天才能到来,身边的朋友不知会换成谁,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月亮必然会照耀四方。人世的兴衰,朝代的更迭,月亮却凭借着其永恒性突破了时间的限制。不仅如此,月亮的光华能照到世界的每个角落,身处各地的人能共赏一轮明月,彼此心心相印。通过月意象,诗人便可轻松地打破空间的阻隔,把彼此分离的人联系在一起。正如“花落六回疏信息,月明千里两相思”,杨万里与陆游一个在浙东,一个在江西,相隔千里不通书信的两个人却同时对月相思,一下子就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在月华的普照下,天地是那么渺小,月光下的万事万物都有了无穷的诗意。Р(三)动态美Р面对月亮,大多数诗人都以造境为主,情调静穆肃然、意境幽远。而杨万里却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