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隧道工程》教案

上传者:梦&殇 |  格式:doc  |  页数:94 |  大小:3548KB

文档介绍
反映。我国把“f”值应用到隧道工程的设计、施工时,考虑了地质条件的影晌,即考虑了围岩的节理、裂隙、风化等条件,实质上是把由强度决定的“f”值适当降低,即:(K为地质条件折减系数)。(二)以岩体构造、岩性特征为代表的分级方法1.泰沙基分级法这种分级法是在早期提出的,限于当时条件,仅把不同岩性、不同构造条件的围岩分成九类,每类都有一个相应的地压范围值和支护措施建议。在分级时是以坑道有水的条件为基础的,当确认无水时,4~7类围岩的地压值应降低50%。这一分级方法曾长期被各国采用,至今仍有广泛的影响。2.以岩体综合物性为指标的分级方法60年代我国在积累大量铁路隧道修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岩体综合物性指标为基础的“岩体综合分级法”。并于1975年经修正后正式作为铁路隧道围岩分级方法,后来多次修订后列入我国现行的《铁路隧道设计规范》(见后详述)。(三)与地质勘探手段相联系的分级方法1.按弹性波(纵波)速度的分级方法随着工程地质勘探方法,尤其是物探方法的进展,1970年前后,日本提出按围岩弹性波速度进行分级的方法。围岩弹性波速度是判断岩性、岩体结构的综合指标,它既可反映岩石软硬,又可表达岩体结构的破碎程度。根据岩性、构造状况及土压状态,将围岩分成七类。我国从1986年起,也开始将围岩弹性波(纵波)速度引入我国围岩分级法中。2.以岩石质量为指标的分级方法——RQD方法所谓岩石质量指标RQD是指钻探时岩芯复原率,或称岩芯采取率。岩芯复原率即单位长度钻孔中10cm以上的岩芯占有的比例,可写为RQD%(4-2-1)这个分级方法将围岩分成五类。(四)组合多种因素的分级方法比较完善的是1974年挪威地质学家巴顿等人提出的“岩体质量——Q”的分级方法。这个分级方法是把表明岩体质量的六个地质参数之间的关系表达为:(4-2-2)式中RQD——岩石质量指标,取值方法见式(4-2-1);Jk——节理组数目;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