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及分布、性质和掌子面自稳性;Р(2)围岩地软硬、裂隙间距及方向等围岩状态;Р(3)断层地分布、走向、粘土化程度等;Р(4)涌水地点、涌水量及其状态;Р(5)软弱层的分布;Р(6)其他。Р监控监测Р(1)现场量测应及时根据量测数据绘制净空水平收敛、拱顶下沉时态曲线及拱顶下沉距开挖工作面距离的关系图。Р(2)对初期的时态曲线应进行回归分析,选择与实测数据拟合Р好的函数进行回归,预测可能出现的最大拱顶下沉及净空水平收敛值。Р(3)围岩及支护的稳定性应根据开挖工作面的状态,净空水平Р收敛值及拱顶下沉量的大小和速度综合判定。隧道周边允许相对收敛见《隧道施工监控量测项目布置图》中说明,当速度位移无明显下降,而此时实测相对位移值已接近表中的规定数值,或者支护混凝土表面已出现明显裂缝时,必须立即采用补强措施,并改变施工方法或设计参数。二次衬砌应在围岩和初期支护变形基本稳定后施作。变形基本稳定应符合下列规定:Рa)隧道围岩变形速度有明显减缓趋势。Рb)水平收敛(拱脚附近)速度小于0.2mm/d、拱顶下沉速度小Р于0.15mm/d;Рc)施作二次衬砌前的总变形量,已达预计总变形量的80%以上;Рd)初期支护表面裂缝不再发展。当不能满足上述条件、围岩变Р形无收敛趋势时必须采取措施使初期支护基本稳定后,允许施作二次衬砌,或者根据要求采用加强衬砌,及时施工。在洞口浅埋地段二次衬砌应及时施作。Р6.竣工测量Р应在中线复测的基础上埋设永久中线点,直线段每隔200~250m设置一个,曲线应在缓和曲线起中点各设一个。永久中线埋设之后,应在隧道边墙画出标志。Р应在直线地段每50m、曲线地段每20m及需要加测断面处测绘处以线路中线为准的隧道实际净空,标出拱顶高程、起拱线宽度、路面水平宽度。Р洞内水准点应至少埋设一个,并应在墙上画出标志。Р7.注意事项Р严格按规程办事,遇到超限时要认真检查,不合规范要求时返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