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始祖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灵魂

上传者:叶子黄了 |  格式:doc  |  页数:18 |  大小:88KB

文档介绍
记·乐记》又云:“地气上齐,天气下降,阴阳相摩,天地相荡,鼓之以雷霆,奋之以风雨,动之以四时,暖之以日月,而百化兴焉。如此则乐者,天地之和也。”《国语·周语下》说:“乐从和,和从平。声以和乐,律以平声。”“于是乎气无滞胡,亦无散阳,阴阳序次,风雨时至,嘉生繁祉,人民和利,物备而乐成,上下不罢。”乐的本质是和。和的本质就是平。天地平和,阴阳序次,则人民和利,天人祥和年。“乐”,使“风雨时至,嘉生繁祉”。这里深刻地体现中国古人追求平、和、乐的根本精神。Р 原始礼仪,即是图腾和禁忌。它们构成原始社会强有力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仪式在原始宗教活动中是不可违背的一套规范准则和秩序法规。固然,原始礼仪是为原始宗教活动服务而设定的,但长期的宗教礼仪活动,潜移默化地塑造着先民的和谐礼让意识。《礼记·乐记》说:“一献之礼,宾主百拜。”即是说,主人迎宾,揖让升堂后,主人取爵、下堂、洗爵、升堂,然后再下堂、洗手、升堂、实爵、送爵,主人敬宾的每个动作,宾必须以拜答谢,而宾每拜主人,主人又必须还拜。古人之所以不厌其烦地周旋揖让,就是要通过严格的仪式养成相互尊重、礼让为先的意识,消弭人际争端。《礼记·乐记》称“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揖让而治天下者,礼乐之谓也”。在长期的礼乐文化的熏陶下,人们崇尚彬彬有礼的举止,讲求礼让,以和为贵,孕育了和谐礼让的精神。Р2、原始礼乐文化蕴涵着中华先民的尚中精神Р“贵和尚中”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古代的“贵和”思想,总是与“尚中”联系在一起的。“和”的文化精髓,就是“中庸”。何谓“中庸”?《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朱熹对“中庸”的解释是:“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四书集注·中庸注》)“中”,指事物的度,即不偏不倚,既不过度,也不要不及。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