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孝敬父母、言行要得体、要讲信用等行为规则。平时我们在教育学生时光讲尊重父母、热爱人民,学生很难有明确的概念。但在诵读经典时告诉他(她):父母叫你时要赶快回应,出门时要给家人打招呼,孩子很快就能掌握。等到有一定理解能力了,他们会知道,这就是尊重父母,进而遵守“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的做人法则。Р8.居家生活Р引导学生在居家生活期间诵背和自律。要求学生放学后,在空余时间朗诵《三字经》等经典中关于孝敬父母、规范言行举止的内容,引导学生自律,“慎独”( 语出《礼记·大学》:“此谓诚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理解为“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或“在独处时能谨慎不苟”)。可向家长印发书面材料,把经典诵读活动向学生家庭生活时段的延伸,使其逐步演化成一个“小手拉大手”的家庭教育文化工程,提高家长的文化素养和家庭教育水平,帮助家长解决好孩子的家庭教育问题,引导家长科学教育和管理。Р四、国学教育实践活动Р(一)学生实践Р1.气质修养。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意思是:只有本质没有修养就显得粗野,只是做表面文章让人感到是作“秀”很虚假。一个人本质和修养相得益彰才是君子。礼仪养成贯穿着中国人的生活。行动坐卧,睡觉吃饭,大小场合无处不在。 Р (1)仪容仪表。按照《礼记•••玉藻》、《论语•季氏》记载的“九容九思”进行实践。《礼记〃玉藻》九容:足容重,手容恭,目容端,口容止,声容静,头容直,气容肃,立容德,色容庄。这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从小就要学习并熟悉的关于人格修养的基本规则。指脚步稳重,不要轻举妄动(在尊长面前快速通过时不受此限);“手容恭”不是指慢腾腾第干活,而是指无事可做时,手要端庄握住,不要乱动;“目容端”是指目不斜视,观察事物时要专注;“口容止”是要求在说话、饮食以外的时间,嘴不要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