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发现霉变及时处理。第四点:分株繁殖白芨用种子播种较难,分切假鳞茎繁殖较易。3月初将白芨挖出,选大小中等,芽眼多,无病的块茎,用刀横切小块,每块带1~2个芽,每株可分2-4株,伤口沾草木灰后栽种。用镢开沟,沟距25厘米,深10厘米,按株距7~8厘米放块茎一个,芽向上,填上,压实,浇水,覆草,经常保持潮湿,4月出苗。第五点:栽培时间分株繁殖移栽2-4月或8-9月,移栽成活率可达95%以上,种子育苗有待进一步试验观察研究,组织培养育苗有待进一步研究。第六点:病虫害常发生黑斑病,用70%甲基托布津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洒。有时有根结线虫病危害,用3%呋喃丹颗粒剂灌施土中。七、项目进度计划第一步即2006年6月至2007年3月,采集收购各地理种源引种驯化,在原有栽培技术基础上,使每个地理种源面积达到500m2,同时测定收集到的各地理种源药用活性成分的含量高低,获取一定数据,为进一步开展栽培试验奠定基础。按GAP要求建立10亩种植基地。目标:引种达到获取各地理种源的目的。第二步即2007年3月至2008年1月,继续收购鲜白芨,在引种基础上开展相关配套实验——分株繁殖技术,在大树村试验基地开展比较研究(各野生种间野生与家栽的药用活性成分对比、长势对比、结籽量对比、成熟期对比等),将结果应用到扩大栽培试验上,再次验证,进一步积累总结栽培经验,并探索规模化种植关键技术和工艺流程,为白芨种植示范化打基础;将培植好的种苗推广到大田规范化栽培,注意定植时施足有机底肥,同时尽量创造与白芨野生状况相似的气候环境条件,保证白芨在大田生长良好。加强田间管理,严格控制水肥。春季将种苗基地培育的待芽种苗定植到大田;夏季生长旺盛期注意遮萌,并结合中耕除草进行施肥。采收季节注意假鳞茎的采收和贮藏,冬季待地上植株枯萎后采收,并将所得块茎返回种植基地进行扩大繁殖,结合田间栽培及科学统计初步制定白芨栽培的地方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