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伤寒论六经辨证

上传者:学习一点 |  格式:doc  |  页数:4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实相关。感于外邪,易成合病。Р并病与合病不同,合病为两经或三经之证同见,并病是本为一经之证,然后又与另一经之证并见。如[142]条中:“太阳与少阳并病,头项强痛,或眩冒,时如结胸,心下痞硬者,当刺大椎第一间、肺俞、肝俞, 慎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脉弦,五日谵语不止,当刺期门。方八Р。”是先见太阳之头项强痛,后见少阳之眩冒。Р转属是病之开始为本经之证,后来又成为他经之证。如[185]条中:“本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也。伤寒发热、无汗、呕不能食、而反汗出然者,是转属阳明也。”此一条为本属于太阳病,或因初得病是发汗不彻,病转属与阳明之经,或为伤寒之表热入内,转属于阳明之腑。Р系在是此经之病与他经互相联系,而其是否转属,尚未可定。如[187]条中:“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病也。”是由于外热与里湿相系,为病之系在太阴。又至七、八日,如见大便硬,为湿去而燥生,其病又由太阴而转属与阳明。可见所谓系在,虽然为两经之病互相联系,而其病之所归尚未可定,与转属之病不同。Р4. 六经病脉法Р六经病皆须辨脉证以论治,脉与证之重要性相同,不能只重于证而忽视于脉。六经各有主脉。“太阳之为病,脉浮。”;“阳明病,脉大。”;“脉弦细,头痛有热者,属少阳。”;“太阴为病,脉弱。”;“少阴之为病,脉微细。”;“厥阴病,脉微而厥。”Р脉分表里:浮为在表;沉为在里。Р脉分寒热;脉迟为寒;数为热。以浮、沉、迟、数四脉,辨病之表、里、寒、热为诸脉之纲。Р正气虚则脉缓,缓是其脉力不及,为正气之虚。紧脉主于邪实,紧去则病去。滑、实、洪皆有余之脉,其主病皆为热实;弱、涩、细、微皆不足之脉,所主病皆为寒虚。但病有常有变,又须与证相参,以辨其病,而不可为脉所拘。只有辨证与辨脉共参才能知病,如只得其证不参其脉,则其病不真。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